阅读历史 |

嫁宿敌 第9节(2 / 2)

加入书签

辘辘声中,徐洛音轻缓地解释了几句:“只是有事耽搁了。”

李叔松了口气,朗声道:“姑娘这几日频繁出门,弄得我心里都担惊受怕的。”

徐洛音心头一暖,连声说明日便不去了。

她已经见到了沈韶,还约定了下次见面,自然不必去了。

想到沈韶,她抿了下唇,掀开车帘的一角,向后望去,可以隐约望见他骑在马上的身影。

入目皆是倒退的人群与停滞不前的小摊,唯有她与沈韶逆流而行。

他们前行的方向是同一个,不是两条平行线,也不是相交后越来越远的线,而是殊途同归。

不知是不是那几口米酒的缘故,徐洛音心中忽然激起了几分豪情——

终有一日,她会与沈韶殊途同归。

月色迷蒙之际,马车稳稳地停在靖南侯府。

徐洛音下了马车,将手中攥着的纸包递给李叔,笑道:“这几日辛苦您了,这是我的一点心意,回去给您孙女吃。”

她常送下人东西,李叔推拒不得,只好收下,喜滋滋地坐上马车去往马厩。

徐洛音提着裙角踏上石阶,回望一眼骑在马车的清隽身影,小幅度地朝他挥了挥手。

他便一挥鞭子,飒然而去。

直到他的身影变成模糊的一团,徐洛音终于踏入府中。

一进门,一直守在一旁的绿袖连忙迎了上来,焦急道:“姑娘怎么这么晚才回来,夫人已经等您许久了!”

母亲回来了?这么快!

她呼吸微滞,边往府中走边低声问:“娘亲生气了吗?”

“面色是不太好看,”绿袖讷讷道,“姑娘这几日去哪了,也不让我和红裳跟着,夫人问的时候,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只好说您想出去散散心。”

徐洛音点点头,心中飞快思索着对策,踏进母亲居住的宜湘院。

见她回来,白氏紧绷的神色松缓了些,但眼角眉梢还是冷冰冰的,垂眸轻啜了口茶。

“娘亲,”徐洛音福了福身,乖巧道,“娘亲回来,怎么不提前告诉女儿一声你,女儿也好去接您。”

白氏睨她一眼,淡淡道:“我倒是庆幸没提前告诉你,不然怎么知晓你竟接连三日都不着家。”

“女儿只是因为退亲一事难过,所以去散散心罢了,”她小声解释,“世人常说多吃些甜,苦便算不得苦了,所以女儿便寻了几家甜点铺子,挨个试了试。”

白氏没说话,仔细地瞅了她两眼。

徐洛音挽上白氏的手臂,甜甜道:“娘亲,我觉得云隐巷那家的点心最好吃,下次我给你带一份好不好?”

见她大大方方地说出来,白氏心中的疑虑终于散了,低叹道:“算了,你向来乖巧,出去玩两日也没什么,只是以后再回来这么晚,我便不饶你。”

见母亲心软,徐洛音松了口气,马上转移话题,问护身符的事。

“少不了你的,”白氏笑道,“我给你爹、你大哥大嫂小侄儿,还有你二哥,都求了护身符,明日便要往关州寄信了,正好捎上。”

徐洛音的大哥徐洛风是正五品的定远将军,驻守边疆,一年只能见一次,每逢新春才会带着妻儿回家。

想起远在青州的大哥,她马上说道:“我这就去给大哥写信。”

“先不急,”白氏将护身符交到她手中,笑容满面道,“我急着回来,是因为在寺中瞧见了一个极为不错的公子。”

徐洛音心中微沉,勉强笑道:“是哪家的公子?”

见她感兴趣,白氏也提起了精神,笑道:“他在大理寺任主簿一职,官职虽不大,但是家中也算是书香门第,他的年纪也只比你大两岁……”

娘亲还在继续说着,徐洛音的心神却早已飘远,大理寺啊……

白氏说完,又埋怨起了徐洛川:“阿川也真是的,身边有这么好一个公子,竟忘了与我说一说,幸好昨日碰到了。阿音,你怎么想?”

“我听娘亲的,”徐洛音抿了下唇,又强调道,“不过最好让我与他见一面,不然……”

白氏也是这样想的,恨恨道:“这是自然,若是再出一个崔同煊,我拼了这条命也不让你嫁人!”

她忙安抚了几句,见母亲神色疲乏,便告辞了。

攥着护身符回到慕音院,她心中有些纷乱,不知道自己的选择是对是错。

被夜风一吹,她有些清醒,不由得开始懊悔听到大理寺便没了主见,想也不想便同意了。

若那位公子真的是位良人,不嫁,耽误了他,嫁了,她又不愿……

匆匆梳洗之后,躺在床榻上,她又想,若是真的能有人让她忘掉沈韶,其实是件好事。

她知道的,她一直坚持的,是一份无望的爱。

翻了个身,她的脑海中又浮现出他跟在马车后令人心安的身影,还有指尖相触时的悸动。

指尖的暖光,烙印在心上。

她永远不会忘记这份年少时的欢喜。

向来沾枕便睡的徐洛音,第一次失眠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