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93 章 民国十一年(1 / 2)

加入书签

第193章民国十一年

位于南京城内的洪武街,自前朝以来便是有名的商业街,这一片区域商贾众多,商业繁茂,街道两侧,幌子旗帘上下翻飞,店堂铺户鳞次栉比。

在那成排相似的老建筑中,有一家近两年新开张的商店,装潢得很是引人注目。

那是一栋两层的中西融合式砖木建筑,外侧看来仍是木质结构外观,赭色的漆面古色古香,内部则粉刷得洁净清爽,粉白的墙体上露出赭红色的木头框架,环绕四面的玻璃门和玻璃格窗,使得室内光线分外通透明亮。

路过行人看见这么一家崭新的铺子,往往生出好奇,从店门两侧的玻璃窗向内望进去,可见里边书架林立,似是书店,却又能闻见淡淡的咖啡与茶饮清香。

再抬头望向那深红色的招牌名称,看见那“纪元”二字,懂行的便知晓这是一个时尚杂志名称,不清楚的则直接忽略,扫向屋檐下飘拂的旗帘。

待看过那旗帘上所写的“购书”、“咖啡”、“阅读”、“茶点”等服务项目,才知晓原来是一家中西混合茶馆。

附近的老牌商户,对这四不像的新店不怎看好,谁知店铺开张以后,却颇受欢迎。

只因这周围有好几所的大学,学生们闲着无聊、或无处可去时,便愿意来这,点一杯便宜的茶水或咖啡,找一桌安静空位,看看书、翻翻杂志、写写课业,消磨空闲的时间。

春末夏初的某个星期日,午后,清风拂拂。

纪元书屋的二楼,被一道道木制屏风分隔的雅座内,三个白衣蓝裙的金陵女大学生,正一边喝着茶水,一边翻着报纸书刊闲谈八卦。

“晏乐和顾飏登报同居了?”一个剪着及肩短发的姑娘,看着那小报上的新闻诧异出声。

“晏乐?”坐于她对面的梳着两条麻花辫的女学生,惊讶地眨了眨眼睛:“她不是几个月前才与樊旭均分开吗,这么快便又爱上别人了?”

此时短发女子身旁,戴着红格纹蝴蝶结发卡、留着一撮短刘海的女学生,停下了正在誊抄诗集的右手,说道:“我记得之前在报纸上看过,她最近要拍一部新电影,顾飏正是男主演,约莫是演着演着,演出真情来了。”

“她怎这般容易因戏生情。”短发姑娘嘀咕一声,垂眼看向报纸,“虽然她演技是不错,可也不能太投入了。”

麻花辫姑娘想了想道:“既然是因戏生情,她为何不同祝韧青在一起?明明年纪相仿,样貌也相配,《红白玫瑰》里,我还是更喜欢原配这一对。”

“这不很明显嘛,不论樊旭均还是顾飏,都生着一双含情脉脉的大眼睛,一副风趣又多情的贵公子样貌,且年龄还都比她年长七八岁,显然晏乐正喜欢这一类型的。”

戴着蝴蝶结发卡的女子总结道:“况且《红白玫瑰》里,男主还是和红玫瑰的感情更炽烈感人吧,和白玫瑰结婚只是遵从父母之命,根本没有爱意。”

“诶?你们可有听过那传闻?”短

法对店家生起气来(),?????銑?()_[()]?『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有些尴尬和羞恼而已。

“言谈不文明?我们说什么不文明的了?”叫做阿梅的那个女学生面露不忿道。

“是方才瞪我们的男子投诉的?”梳着麻花辫的女学生翻着书页,小声交流道,“是不是因为我们聊得久了些,吵到他了?”

“看他长得高高大大,模样似也不错,怎气量如此小?”

“我记得他穿的似是一身卡其军装,也许那边陆军学校的教官?”

听见陆军学校一词,三人顿然默契不再多言。

诡异地安静了片刻后,梳着麻花辫的女学生率先打破沉默道:“前几日新出的《纪元》你们可看了?上面说,世纪时装会在今年九月份办一场品牌高定秀,并非每年春季的那种联合时装表演,而是仅世纪一家品牌,且是高定秀,每件裙子皆是顶级手工制作,一定很漂亮。”

“听起来很有意思,可与我们有什么关系?”短发女学生不以为意。

“你们不想见见世面吗?我看杂志上说,这场时装展会开放五十个观众名额给《纪元》的读者,只要写信投到杂志社的信箱,就有机会被选中,免费入场观看表演。”

名叫阿梅的姑娘原本还沉浸在被投诉的不满情绪中,听闻此言,一下子被转移了注意:“投到楼下信箱也可以?”

“应该可以吧,这不是纪元杂志的分店吗?”

“那我现在就写,万一被选中了,说不定还能见到施玄曼和纪先生同台呢。”

“……”

·

此时,上海法租界霞飞路931号的世纪高定手工坊内,穿着一身白色衬衣与灰色西裤的纪轻舟正穿过三楼的走廊,来到北侧的设计部门,查看员工的工作情况。

因这两年公司规模与业务范围逐渐扩大,分店越开越多,设计师也越签越多,仅靠原有的几个人手已忙不过来,纪轻舟便扩招员工,划分组建了设计部、生产部、财务部、技术部、采购部、市场部、物流部等部门,建立了一个更为完整的时装品牌公司。

生产部门与技术部门,依旧是放在了楼下两层,维持原样,剩下的部门则安排在了三楼。

其中走廊南侧,那间曾作为成品陈列区的宽阔大厅被摆放上了一排排的办公椅,是为财务部、市场部、采购部、秘书部等几个部门的大办公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