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节(1 / 2)
第203章
纪舒到了拆迁办公室门口。
所谓拆迁办公室, 无非就是征用了当地废弃的一个公厕,打扫打扫,请了个师傅, 订了一个牌匾。
牌匾上写着“拆迁办公室”。
这个年代,各个部门都缺钱, 不事铺张浪费,这倒是一件好事。
赵阿姨在一旁窃笑着,生怕别人不知道她也买了一套房子, 就是当初纪舒捡到小猫浦东的那套破房子。
猫咪浦东现在是田秋的小宝贝, 还在两人合租的公寓里养着。
“小纪老板, 这次,你可以拿到好大一笔钱哦,然后,去浦西买房子, 要不要我帮你找房子啊?”
赵阿姨心思活络,已经开始揽生意了。
“不要钱,不是说可以还建的吗?”纪舒漫不经心, 主意已定。
赵阿姨一惊,“这浦东现在破的来,怎么,纪老板愿意还建在浦东?”
之前纪舒已经了解过政策,这一边拆迁,是为了修路。
整个东昌路都要翻修, 道路两边新盖的工人新村不拆迁,所有的棚户都要拆。
补偿方案有两种, 第一种, 货币化补偿, 也就是拿钱走人,再自己去买房子。
第二种,异地还建,还建的位置都在浦东,当然目前那些位置在赵阿姨看来,都是“鸟不拉屎”。
纪舒笑笑不说话。
两人进入拆迁办公室。
一位工作人员,年约五十,戴着一副眼镜,抬眼看她们。
她原以为住这样棚户的,多是些老农民,没想到进来一个漂漂亮亮的小姑娘,还跟着一个花枝招展的中年阿姨。
这两人,住棚户?她心里有疑问,多看了纪舒两眼。
纪舒呢,头发又烫过一次,自然蓬松,穿着一件宝蓝色的牛仔裙,依然美如画报上的人物。
赵阿姨递上去材料,工作人员立即接过来。
“哟,小姑娘,外地人哇,十套?! 这样的房子买十套?”她惊呼。
未免节外生枝,纪舒早有准备:“买来长期收租的。家里有亲戚在这边,也方便。”
赵阿姨作为海市本地人,立即帮腔:“怎么不可以吗?很正常的好伐!”
工作人员一看赵阿姨带了刀子的眼神,语气软了下来,“十套就十套,怎么选,是拿钱吗?你这一共300平米左右,拿钱就按照800一平米算。”
她已经办理了上百套的拆迁手续,几乎都是选拿钱,要还建的人寥寥无几。
她理解,谁愿意等那么多年,少则三年,多则五载,而且位置还那么远!
人家拿了钱,再花掉家里的积蓄,去浦西买个小房子,不要太开心。
况且这样的房子,拆迁800块钱一平米,很划算的好了嘛!
这能叫房子吗,这就是个棚子。
1993年,海市的商品房如雨后春笋,楼市也热热闹闹。
然而危险已经悄然而至。
这一切,还要从海南的房地产泡沫开始说起。
1988年,海南独立建省,大批淘金客南下创业,好几个未来的房地产大佬也名列其中。
1988年的时候,海口房屋均价不过千元一平米,然而到了1992年,就暴涨到了5000元一平米。
到了1993年上半年,则涨价到了惊人的7500元一平米。
不过,就在今年的6月23日,大领导发表讲话,宣布房地产企业暂停上市,而且银行业资金也不准进入房地产企业。
翌日,国家就发布了宏观调控的文件,列出16条整顿措施,海南楼市顿时风雨飘摇。
现在,是7月初,浦东拆迁的消息,就在海南楼市崩盘的前夕来临了。
大多数人,即便是最关心财经新闻的人,也还没有完全嗅到危险的气息。
没人知道,未来海南将会经历怎么样的一场泡沫破裂。
比如赵阿姨。
“哎哟,我说,纪老板,现在浦西的房子这两年涨价涨得厉害的来,现在赶紧拿了钱去买,肯定要暴涨的!看看海南,这两年,人家去海南炒房的,哎哟,赚死了好的伐!”
她絮絮叨叨的讲个不停,她的一个邻居去海南和人合伙炒地皮,竟然不到半年,赚到了二十万!二十万呢!
她纪老板不在乎二十万,对其他人来讲,这个年代的二十万,那可能就是一辈子的积蓄了。
赵阿姨看对了大趋势,不过1993年到1994年,海市的房屋价格也受到了海南楼市泡沫破裂的影响,陷入停滞。
纪舒笑笑,从从容容地对着工作人员说:“不要钱,我就拿还建房。”
浦东,才是穿越牛熊的价值洼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