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掌家媳妇宠夫日常 第9节(1 / 2)

加入书签

和被人买去做妾比,宋巧对现在都日子没有什么不满意的,她担心娘再因贪权而招了灾祸,也劝过她,最后还是被程婆子一句“又没有对手,能招来什么灾祸?”而被说服。

现在被沈安筠一语道破,宋巧只跪在那里,不敢再求。

院子里的新人,看到刚才还颇有气势的嬷嬷,几句话的功夫,就被主人给关进了柴房,等待她的还不知道是怎么样结果,心里也跟着惊惧了起来。

沈安筠却并不难为他们:“咱们家也并非那种苛刻的人家,只要你们老老实实的做事,别生一些不该有的心思,太太和我也绝对不会为难你们。”

新人赶紧称是,表忠心。

沈安筠这才给他们在后面安排了住处,交待了以后每个人所要做的事,今天就先让他们熟悉一下,明日再做事。

理顺了家事,沈安筠这才有时间,开始考虑合适的人,让二妹和她去学一学,适合自家用的规矩礼仪。

作者有话说:

推基友文《穿成偏执反派的亲闺女》by苏哆,已经很肥了,可以宰了。

一朝穿越,苏青芸成了无父无母家产被霸占,惨遭冻死的可怜小盲女。

苏青芸:懂了,我拿的农女虐渣斗极品剧本。

苏青芸摩拳擦掌,准备大显身手帮助原主报仇,只是她还没来得及动手,那于冰天雪地里救了她的恩人沈修竹,主动把斗极品、夺家产的活全给包了。

望着偷鸡不成蚀把米的极品亲戚,以及沈修竹留下的足够自己混吃等死一辈子的钱财。

苏青芸愕然:原来我拿的是废物美人、金丝雀剧本。

思前想后,苏青芸决定走农女翻身剧本。

只是,她才开了个小饭馆,还没来得及扩展自己的商业帝国,突然出现个自称是她爹苏伊州的人。

苏伊州?

苏青芸突然花容失色,这不是之前看过的后宫上位文里的偏执反派吗?

想起那本小说里苏伊州的心狠手辣,又看着自己面前满怀愧疚与温柔的看着自己的英俊男人。

苏青芸沉思:难不成我拿的是拯救反派剧本?

后来,看着总是围绕在自己身边笑眯眯的反派亲爹,以及与她亲爹剑拔弩张的前未婚夫沈修竹。

苏青芸叹气:原来我拿的是“祸水”剧本啊!

#所有人都以为我是个孤苦无依的小农女,其实我爹是个大权臣,还超宠我#

第12章 偶遇

沈安筠把眼光放在了张先生的夫人身上,张夫人出身蒲原县大族何家,和朝中工部侍郎是同族,族中还有不少出仕之人。

张先生来了之后,沈安筠和何太太也多有接触,发现张家虽然日子过得拮据,何太太待人接物却进退有度不卑不亢,听她说话也不是没读过书的样子。

既然决定了人选,沈安筠也不是拖沓之人,下午就拉着二妹,跟着和张先生读书的弟弟妹妹,去了村里的私塾。

张先生的儿女都已经成家,只夫人跟他来了沈家庄,何太太身边没有丫头伺候,偌大的内宅,平时张先生在前面教书,只她一人在后院里。

沈安筠说明来意,何太太就笑着说:“什么教不教的,我自己一个人在家,正愁没个做伴的,二姑娘若是有时间,尽管过来就是。”

张先生因沈胜洲所请,才来的沈家庄,又是沈安厚的启蒙先生,沈安筠让何太太再教家里的女孩,她自然不会拒绝。

沈安筠就对二妹说:“还不先见过先生。”

沈雯可行礼,何太太就坐在那里,应下了这个礼,算是定下了名分。

……

家里两个去上学的,放学后饥肠辘辘的回来,厨房已经做好了饭。

洗了手,风卷残云的席卷了餐桌上的美食,沈雯娇和沈安厚这才算恢复了活力。

吃饱了,才凑到沈安筠身边,听她和母亲说话。

沈安筠说的是今日新来的这些人的安排:“新买的这一家子,男人平时就让他跟着山子叔照顾骡马,我们出门的时候还能当个车夫,他媳妇去老院当差,爷爷奶奶那里虽然每月孝敬钱粮,又有叔伯在跟前,可毕竟咱家都用上伺候的人了,老人那里没有就不行了。”

程敏只说:“你决定就好。”

当初因为典妾不成,老爷子又要沈安筠家过继三叔家的儿子,沈胜洲不同意,执意要培养闺女,因此父子之间有了隔阂。

老爷子不觉得是自己儿子的问题,他把这一切都怨到了儿媳妇程敏头上。

沈胜洲因为反叛老爷子的决定,被分了出来,因着平时去老宅不招待见,夫妻俩平日就去的少了,只银钱上多有孝敬。

平时有事,也多是沈安筠往两边跑。

既然母亲说了,沈安筠就接着往下说:“他们家的那一双儿女,年龄和娇娇安厚差不多,以后正好跟着他俩,二妹的丫鬟也买了,唯有在您屋里伺候的,还没合适的。”

程敏摆手,道:“我和你爹可用不着在屋里伺候的,现在家里缝衣、做饭、洒扫、都有人做,屋里再搁一个人,还不够别扭的呢。”

既然母亲现在不愿意,沈安筠也不勉强,就道:“那就先这样。”

安排完新买的,沈雯娇才好奇的问:“姐姐,你是准备把程婆子撵回去么?”

沈安筠揉了揉她毛绒绒的脑袋,说:“工具用着不顺手了,只要不是彻底不能用的,修一修就是了,人也一样,只要敲打一番,就好用了。”

沈雯娇:“姐姐的意思是不把她撵回去了,只是修理一下?”

旁边沈安厚道:“三姐你真笨,姐姐如果想把程婆子撵回去,今天直接就让牙行的车把她拉走了,还用得着关到柴房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