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2节(1 / 2)

加入书签

作者有话说:

这个故事结束啦!下一章就是一些善后工作了!

我们的剧情终于来到了第二天(dog脸)

关于碑文,因为实在找不到参考资料,就按照我自己的想法编了一个!如果有什么不对的大家见谅!

第22章

岁宴带上了芸娘的尸身,又从易府里拿走了好些金银财宝。

临走时,还睨了一眼那个廊下淋了一夜雨仍处在昏迷之中的易家管家,一时没忍住把他当做擦脚的抹布,在他身上蹭掉了脚边的脏污。

一系列行云流水的动作下来,她看了眼微微有些皱眉的祈佑,理直气壮地反问:“你该不会是同情这种人吧?”

祈佑斟酌了一番她的脸色,从她眼里读出了要是敢点头就杀了他的意思,忙不迭地摇了摇头。

岁宴满意地点了点头,正打算离开,忽然又想到了什么,折返回来支使起了祈佑。

“他的那把匕首,你记得带走。”

虽然以后都不会再有机会同姓徐的交手了,但一想到这种人手上还有能对付她的武器,岁宴就觉得心里不舒坦。

奈何祈佑为人正直,嘟囔着不愿做这种趁人不备拿走别人东西的事。

岁宴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若不是她有几分忌惮那匕首上的咒术,早就自己动手了。

她拿出了一副教训晚辈的语气,道:“你在这扭捏个什么劲儿,那把匕首又不是他的东西!”

“他说了,那是前朝羽林卫首领的陪葬品,能是什么正当的来路?他一个管家,就算再怎么有钱,肯定也买不起这么精贵的匕首。我猜啊,那东西指定是他偷出来的。”

“还有他的那个玉佩,我看来路也不正。”

“这人指不定是李子翰从哪捡到的,因为常年和棺材尸体打交道,身上阴气重,倒是可以帮李子翰掩盖身上的异常,还能帮忙跑跑腿。”

岁宴一顿分析,祈佑觉得在理,然后义正严词地拒绝了。

“既然是别人的陪葬品,那就更不该拿走了。”

气得岁宴胸腔上下起伏着,不住地在心头劝说自己打人会反噬。

“这匕首落在这种心术不正的人手中指不定会拿去害人,我不过是未雨绸缪罢了。”

“再说了,是我想要,不过是让你帮忙拿着而已,”岁宴开始装弱,“我今天累了,自己拿不动了。”

祈佑想起同岁宴的第一次交手,一直因为这件事对她心怀愧疚,咬着牙点了点头。

看着他心不甘情不愿的样子,岁宴心满意足的笑了。

人间有句话说,强扭的瓜不甜。

但她却觉得,恰恰相反。

*

岁宴从易家带出来的钱财被分成了三份。

一份在天亮之前放在了何家的门口,还留下了一封信,让他们给何俪娘立个衣冠冢好好祭拜,不然会有人来千倍万倍地收走这些银钱。

一份则是以芸娘的名义,分发给了流浪的小乞丐们,条件是让他们时不时去山上给芸娘扫扫墓。

而最后剩下的,则是交给了县里的几间药铺,嘱咐他们每隔一段时日就要开堂义诊,留的是易氏夫妇的名号。

等做完这一切事后,天色正亮。

那抹金黄的光芒划破了笼罩在天地之间的银灰色轻纱,一点点地往上攀爬,似是要把一切在黑暗中鬼祟行事的宵小照得无处遁形,只能四下逃窜。

岁宴看了一眼这个短暂停驻了一晚的山头,撑着伞对祈佑轻声说道:“走吧。”

*

清风门建在半山腰,逆着一条山涧往上,就能看见一块稍有年岁的牌匾。

岁宴对于人世间的很多事都是在下头听那些鬼们闲聊的时候知道的,她曾听过一个自诩是掌管清风门上下几十口人生存大事的老头儿说过,在百来年前,这清风门是人世间颇负盛名的捉鬼大派,别说十里八乡的富贾豪绅,就连王公贵族,也是对他们礼遇相待的。

可惜就是后来,清风门出了个心术不正的,败坏了门风,这才渐渐落没了。

虽然这个老头儿后来被相熟之人揭了底,说他不过是山脚下卖菜的,但岁宴还是能从他的神情里看得出,他说的不是假话。

“楚师兄,我回来了。”祈佑对着门口一个懒散模样的男子行了个礼。

那男子不耐烦地抬起眼皮瞄了他一眼,喉咙里咕噜了一声,似乎是在回应他。

被这样敷衍对待,祈佑也丝毫不恼,反倒是又朝他颔了首,然后回头看了眼岁宴,抬脚入了门。

“等等!”男子叫住了祈佑,眯着眼上下打量着岁宴,“行啊祈佑,下山一趟,还带了个女子回来。看来你捉鬼的本事不怎么样,别的倒是让人刮目相看……”

他的目光带着油腻与猥琐,看得岁宴心生不悦。

祈佑皱着眉,忽然拔高了调子,道:“楚师兄!有些玩笑,不该开在女子身上!”

“我和岁宴姑娘回来,是有事要拜见师父!不是你说的那样!”

他口中的楚师兄嘿嘿一笑,没有再说什么,侧过身子给祈佑二人让了道,只是盯着岁宴的目光却依旧肆无忌惮。

祈佑转过身,挡住了他的视线,一边往里走,一边红着脸窘迫地跟岁宴道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