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09节(1 / 2)

加入书签

更别说只要苏菀今日新鲜吃食做好了,那他们就不用抄经书了!

说起来不好意思,但他们真的讨厌抄这些东西,有些还行,但有些是大法师自己写的,还要他们重点抄写,实在让人厌烦。

不过这会苏菀说不用,那他们就照常来做。

蔡师傅还是道:“也可以多做点,我们中午吃春卷也行。”

法师们不吃,他们可以吃啊。

现在二月快到下旬,正是吃春卷的好时候。

苏菀自然不会拒绝。

春卷又香又有韧性,都会喜欢的!

而且做得越薄,越透亮越好,吃春卷还有咬春的说法,非常适合现在食用。

唯一不好的是,他们在天悲殿里,只能吃素菜。

可想想素菜里的青椒豆芽,还有韭菜等等,似乎也不错。

苏菀把烙好的春卷皮放一旁,又看看提前泡上的黑糯米,已经继续做这道菜了。

泡好的黑糯米直接上蒸笼,在蒸汽大的蒸笼里很快就能蒸熟,黑糯米能补气血,也适合做了一上午功课的法师们吃。

苏菀做着做着,甚至打了个哈欠。

凌晨两点多起床,就是觉得这一天长久得很。

既做了早饭,还被喊去钟粹宫,又回来处理食材,然后看看时间才上午九点多,差不多巳时。

不过想到赶紧做好午饭就能回去补个回笼觉,苏菀动作更快了。

毕竟还要赶在十一点前把饭食送过去。

和尚们过午不食,这点倒是执行得很好。

但苏菀恶趣味的想,法师们过午不食,但圣人每每谈论佛法倒是有各宫娘娘送来泛索,就是送来点心。

所以圣人一边吃,对面两个大法师饿着肚子?

还是说圣人恭敬地也饿着?等没人时候再吃?

不管哪一种都挺好笑的。

糯米蒸好之后放在一旁放凉,这样可以让糯米更加弹软,吃起来粒粒分明。

再取用粒粒饱满的松子出来,青椒红椒切成丁备用,等到黑糯米凉下来之后,再把这四种食材加入调料炒熟。

在等黑糯米凉的时候,苏菀也没闲着,另一边又把方才的春卷皮拿过来,再去用具处找了圆形周围带花纹的模具出来。

这些杯底形的磨具原本是做糕点用,做出来的糕点周围是波浪形,跟纸杯蛋糕的模具差不多。

把软软的春卷皮铺在这下面,让春卷皮中间触底,周围一圈接触杯底形磨具的四周,同时跟着模具一起变成波浪形。

固定好形状之后,另一边热油已经好了,直接带模具春卷一起下锅炸。

因为这春卷韧性十足,所以很容易成型,代替的作用也就是纸杯蛋糕下面的波浪形小纸杯。

只不过这样做出来的春卷皮是可以吃的。

一连做了三十多个,苏菀直接停手。

所以说,如果不是中午要吃春卷的话,她做这么多春卷皮就够了。

可想到薄薄的春卷夹菜,她可以吃二十个!

如果有肉的话,三十个!

话说得夸张,可她还是很爱春卷的。

这些春卷皮“小纸杯”做好,直接放在盘子里,另一边黑糯米在李蓉蓉等人的手动散热中已经凉的差不多了。

苏菀看了几眼,不愧是李蓉蓉,既散了热,也不破坏黑糯米的形状,显得粒粒分明,实在漂亮。

因为这是上好的黑糯米,看起来饱满得跟黑珍珠一般。

接下来就要把糯米跟松子等物一起炒。

油温七成热,先下松子,让松子的香味出来,再下青红辣椒,接着立刻倒入糯米。

里面的油不少,糯米更是粒粒分明,里面夹杂着青红椒,色泽油润的松子。

不一会,这糯米便带着松子油的香味,属于坚果的油脂,很少有人能抵抗,再有解腻添色的青红椒,一碗漂亮的黑珍珠糯米饭也就好了。

此时用小勺子把热腾腾的黑糯米饭装到盘子里的春卷皮“小纸杯里”,吃的时候直接夹住一个春卷皮,咬上一口,外面的春卷皮焦中带些韧性,连的糯米弹牙鲜香,偶尔吃到松子,更是别样口感。

这份黑糯米盅,也就做好了。

一个盘子里装九个,共两个盘子,剩下的则是她们分着尝了。

御厨的蔡师傅白师傅也过来尝了尝,直夸味道确实极好。

而且这种吃法确实罕见。

若说糯米是炒的吧,但又炒得不过,明明只是炒香,春卷皮更是点睛之笔。

三口一个此盅,糯米的香,春卷的香,青红椒点缀,简直缺一不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