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64节(1 / 2)

加入书签

桑才太监小心翼翼把书信拿出,让身边人拿着给周围人看。

这密信上倒没有再提丁家。

提的是几位大学士,还有几个老将军,再有几个老尚书。

上面着重写了几个名字,说他们若不是犯了诛九族的大罪,只要不是要造反,要残害百姓,都要饶他们一命,最差也要给让他们归隐山林,当个富贵闲人。

至于原因也写了。

一是怕自己不在了,没人镇得住这几位厉害的臣子,有能力的人怎么会没点傲气。

二是他们为天祥国鞠躬尽瘁,就算以后有点小错,有点不恭敬,不顺从,也不要太过苛责。

三则,自己跟这些臣子们君臣相得,如此信赖,以后的君王肯定要打压,否则权柄肯定握不住,那他们必然也会犯错,不过打压归打压,不要伤及性命。

他们再怎么样,也不会反,让后来的君王放心。

其实这些密信笔迹潦草,说是诏书,倒更像是处理政务的时候,闲暇写的臣子分析,既是分析也是赦免。

这位圣人在位的时候做过许多事,也有过许多丰功伟绩,否则也不会被如此爱戴。

但他闲暇的时候也想了很多,写了很多。

这些信都被他交到桑才太监手中,还说明了,能用上就用,用不上全烧了。

若桑才太监早早不在,那就直接扔到中官屯的井底,能发现就发现,发现不了也是命。

可桑才太监为了先皇的话,显得格外惜命。

当时多少太监宫人主动为先皇殉葬守灵,自有他安安静静搬到中官屯,看着朝中局势变化。

也看着当初大好江山被折腾成什么样子。

这让他们这些老人如何不悲痛。

好不容易有个谢沛,他必然要出来的。

只是没想到,在他站出来之前,是谢沛先找到他,凭着平日里蛛丝马迹,凭着他的敏锐,发现他的一举一动都被中官屯一个老太监注视,从而找了过来。

就凭借谢沛找过来的时候,桑才太监已经下了决心,他要把密信公布于众。

为了防止其他人说信件是伪造的,他把写有大臣们名字的密信都带了过来。

可桑才太监也没想到,这信件拿出来,竟然让在场大臣们哭成一团。

特别是名讳在信件上的几个大学士,上面还有对为首的中极殿大学士评价,什么看似四平八稳,内里极傲,总感觉他看不起朕,也就勉勉强强做事,不过朕不在乎,他确实厉害云云。

所有希望下面的君王看自己的面子上,忍了他的傲骨,不要责难。

下面还写了,若他有生命危险,再拿出密信,不是生命危险,他必然能化险为夷。

语气既骄傲还信任又有宽恕。

中极殿大学士看着熟悉的语气,手指甚至微微颤抖。

要说先皇有什么缺点吗?

那是有的。

他在的时候,一味开拓,四处平定,四处惹乱。

重民生,却无长远计划,重百姓,下的条例却颇有漏洞,以至于从那时候开始天祥国的国库就不怎么充盈。

甚至有时候只有支出,没有收入,气得臣子们差点背过气。

反正先皇走的时候,国库基本上没几粒米。

而且内宫也不注重,走的时候太子都没立,后宫更是乱成一团。

可一个开拓宽容大度的君主,对臣子们来说又是好的。

至少对他们来说,是前所未有的开明创举。

他们可以任意施展自己的抱负。

这样的君主在闲暇时,竟然写了密信,成为他死后,自己这些人的保命符。

这信上不少名字,早已经病故老去,就剩几个老人还在朝中支撑。

那些病故老去的老友们若知道有这样的信,也会像他们一样觉得此生无憾了吧。

看着哭成一团的大臣们,圣人,姜贵妃,楚婕妤,还有一些朝中新人,哪见过这场面。

这些老臣子们竟然哭成这样。

不过想想也是,若他们是信中人,若他们还会在圣人公务期间想起来,写到信里,让后来人无论如何都要饶他们的性命。

臣子若能做到这种地步,也会如此哭泣吧。

谢沛其实也没想到信件里面的内容是这样的,其实这些老臣们统统都有所保证。

但丁家一个战死沙场,一个病死在路上,不属于信件上能救的内容而已。

怪不得这位不敢有什么动作,只怕也怕有所牵制。

不管怎么样,事情已经定下。

不说后来让老臣子们感动的书信,就拿先皇为了感激丁老将军以死相救,所以定下丁家女儿的儿子必然会成为太子来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