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88节(1 / 2)

加入书签

那文书下面并无落款,只有一个空白印章。

若问的话,太子只是笑笑,然后问道:“你觉得这计划如何?”

那自然是夸的份,这些文书数量不算多,却能让人反复来看,上面的方法太有巧思,实在是高人手笔。

太子得了答案,就道:“那就记住她的好。”

记,这肯定记。

但记了有什么用?

谢沛自然不答,属于苏菀的功劳,他不会分给别人,更不会占为己有。

回头,回头定然有用。

六月天气炎热,苏菀还能买些冰回来用,有冰晚上才能睡好。

刚开始还是买的,之后谢沛暗地里让人送来不少。

有苏菀这边提醒,谢沛让多调了些冰送到京都各家门户里,既然留下来没去玉华宫避暑,那就是自己人。

大热天的冰肯定多多的给。

一时间,不少人都觉得对太子没法评价。

若说他狠辣,那确实狠,对抵死不捐的贪官们能下死手,这点跟先皇完全不同。

但要说仁厚,又确实对臣子们多有照顾,而且每次赏赐也不需要你隆重谢恩,派人把东西送到你家,不管是樱桃,冰,最近又做的冰沙。

反正送到就行,不用拘礼,仿佛只是日常赏赐,不足挂齿,跟今上这种给点小恩小惠恨不得让人跪谢的好了不止百倍。

太子也太复杂了,让人琢磨不透。

但底下所有人办事速度显然快了很多。

到七月份,太子百忙之中抽空去了趟城郊将士陵,在谢沛还没当太子的时候,约是天则十二年时,那会就去祭拜过。

这次赶着中元节,先去太庙祭拜先皇,然后又去丁家祭拜丁家祖先。

原本以为这就要回去,没想到苏菀又被带着去了将士陵,此处便是祭奠为国捐躯的天祥国将士们所建的陵墓,平日里除了将士们家人回来,鲜少有人特意来此。

谢沛过来祭拜,又让人隐隐猜测他是不是想有所动作。

苏菀全程被带着,却觉得谢沛应当是想重修边防,重修西北城墙,以及各方的驻地,所以才会来此一遭。

兵部等人已经摩拳擦掌,明显也觉得是个事。

不过回来之后,还是谢沛在处理从黑市案掀起的贪官案,以及后来的抄家捐款。

到七月二十左右,基本就在收尾。

二月开始,七月下旬结束,半年时间,处理这么大的案子已经算得上雷厉风行。

这场震惊京都的案子终于收尾。

京都中查抄贪官八家,查抄出的金额全部折合白银两千万两。

天祥国已经查到的十四家,折合白银三千万两。

另有“捐”出来的一千五百万两。

不过半年,就搜出天祥国两年多的税收,谁听了不是心里一颤。

但所有人都知道,这只是搜出来的,只是揪出最厉害的几颗蛀虫而已,而京都这些人当中,还有不少吃了民脂民膏没吐出来的。

按谢沛的话说,先养着,什么时候需要钱了再说。

一个是要安抚朝堂,二是让百姓们心安,有些事不能操之过急。

再有圣人那边也在极力阻拦,应当是查到他那一派的人头上。

反正经过这半年来的搜查,朝廷各处都换了不少人下来,毕竟查抄跟革职又是两回事,革职的十多家还没算里面。

这次的手笔让朝堂上反对太子的声音越来越少。

毕竟借着这次敛财就算了,可清除一些姜贵妃跟楚婕妤的人,那确实可以。

不仅如此,皇宫里瞒报人数的事也被“顺便”揭发。

从七月二十开始,太子先给宫里每个官署自查的机会。

也就是,若觉得自己宫里人数不对,那五天之内交出正确名单,就可既往不咎。

若还是欺报瞒报,那是另一回事了。

看看朝堂被抄家的几户,这些总管没有一个会怀疑太子接下来会做什么。

负责督管此事的,一个是新上任的内务府总管,另一个是尚食司长官。

这内务府总管苏菀还认识,正是两年前去了宝钞司当总管的童喜弘,童总管。

当年宝钞司勾结商户卖高价饭菜给西外宫的宫人,还逼迫宝钞司宫人一定要买,之后落罪。

换了这位爱吃甜食的童喜弘总管上任,他年轻严肃,可做事有条不紊,井井有条。

她也是谢沛手下,苏菀并不意外。

谁让上次去璧广山的时候,人已经认的七七八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