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64节(1 / 2)

加入书签

斯色塔部落突袭乐河城,十几部落请求天祥国援助。

再有围堵栾都族,是他计划中的三步。

前两个已经做成,只是到最后一个的时候,却扑了个空。

经过一两年的发展,现在的栾都族可不是当年只有几百人的小部落,如今已经有三四千人。

这三四千人虽然还不多,但转移起来可没那么简单。

可这些人就像凭空消失一般,草原茫茫根本找不到他们的踪影。

他们也不可能进西北边塞主城,任何一个城也不可能进入,那是天祥国地盘,所以只会在草原上。

氏义族首领手下大将遍寻半个月,但草原实在太大了,而呼延蔷又实在狡猾,根本找不到踪影。

也就说明,他们手里物资充盈,根本不用停下来补充,而且对这事早有准备?

无能愤怒的氏义族已经在草原上浪费十几天时间,实在找不到人。

这下又听到天祥国集合四十万大军的消息。

实际二十万,但小吹一下翻个倍,也是常有的事。

要是就是威慑对方,让对方胆战心惊。

斯色塔部落首领肯定也坐不住,他们对外说有近五万死士,实际上三万多一点。

三万多,对四十万?

这是个什么概念?要他们人人以一敌十?

斯色塔部落是氏义族手下的好狗,好狗也是要骨头的,这会自然去求援。

氏义族这边本就因为追捕栾都族不爽,这会看到来求援的斯色塔部落自然气不打一处来。

但该给的援助还是给援助,让他们放心,草原这样大,难道还真能精准过来打到他们?

这么冷的天,天祥国的兵将能承受得住?

按常理说,确实冷得伸不出手。

可身穿棉衣,又有厚厚的盔甲,这就不同了。

至于找不到位置?

徐将军在到乐河城的第一天,已经跟栾都族以及几个零散部落接上头。

最后还有北军联盟给的消息,斯色塔部落的位置已经尽在掌握。

天宛十二月初八,腊八节,京都,今日好多人家都早熬腊八粥喝,还可以在里面放糖吃了。

但看着方糖,难免想到边关的战乱,也不知道将士们有没有打赢。

此时的皇宫里,谢沛跟苏菀烤着炭火,算着时间,这不是现代可以通讯,他们只能大致掌握情况。

但不出意外的话,大批军队已经出动。

腊八乐河城,吃了热粥穿着棉衣的精兵出动,先头部队一万人浩浩荡荡出城,由其他小部落探子,以及自家的探子带路,直接去斯色塔部落,佯装偷袭被发现。

只见斯色塔部落果然派人过来,先头部队见“偷袭”被发现,立刻逃走,这样利落的逃走,竟然要往氏义族方向。

斯色塔部落首领犹豫片刻,他们在乐河城附近自然有探子也知道最先派出来的人并不算多,后头的还有大批援军还在路上。

所以这到底的是调虎离山,让他们去追击,然后援军直接端了他们营地,还是佯装攻击斯色塔部落,实际去攻击氏义族?

两种可能中,斯色塔部落立刻选择前者。

氏义族如今已经有几十万人,虽然住的比较分散,但一出事肯定从四面八方而来,天祥国能去打他们?肯定不可能啊。

肯定柿子挑软得捏,就跟他们一样。

随后天祥国来的原因也表明了这一点,斯色塔部落只庆幸,他们幸好没有追击,不然自家营地就没了!

这会甚至派人去氏义族求援!

否则他们就要被包围了!

天祥国的人为何这样睚眦必报,不会把三四十万大军都拉过来了?

这是不是有些太疯了?

看着源源不断来的天祥国兵士,斯色塔部落三万多人就算再骁勇善战,也比不上装备精良,为了百姓而战的天祥国将士。

这将士里面还有乐河城的人,他们之前眼睁睁看着斯色塔部落攻击乐河城,如今终于有报仇的机会,肯定会下狠手。

与此同时,另一支八万人的军队已经被孔老将军带着出发。

孔老将军在草原作战丰富,有他带着熟悉情况,这八万人队伍在草原上静悄悄的,路上遇到群狼立刻惊悚避着逃开。

他们比徐将军带着去斯色塔部落的军队晚出发半个时辰,那边打了两个多时辰,这边才摸到氏义族附近。

而氏义族也派出三四万人前去援助陷入苦战的斯色塔部落,所以现在的氏义族防守人马直接削减。

孔老将军带着的八万人并不恋战,掩护一小队人马直奔氏义族库房,库房防守自然严密,但挡不住这么多人一拥而上。

库房里的东西并未抢夺,而是直接放把火,然后转身就走。

军队见大火起,更加不恋战,被孔老将军带着往后退,明显意图拉开战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