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62(2 / 2)

加入书签

笛子是赵勇军送给儿子的礼物,赵想每天在家里不是练习琴技,就是练笛子。笛声从一开始的难听,到现在的悠扬,赵想的进步也十分快。

面对大家的夸赞,赵想装得很辛苦。

因为笛子是他穿越前就会的,这是他上学时,和自己音乐老师学习的。

笛子拿取方便,是除钢琴外他学习得最好的乐器。

原来的家里有钢琴,当然是他那对父母给买的。只有笛子是他自己买的,托音乐老师帮忙买的。

笛子不贵,即使他手上是非常好的笛子,也不过千把块钱,和近十万块的钢琴没法比。

可这是赵想自己攒下来的钱卖的,意义不一样。

哪怕他钢琴弹得不错,也更喜欢笛子。

这辈子本以为要工作后,再慢慢把笛子捡起来。没想到师父的突发奇想,居然要教他学习琴棋书画,于是赵想借着学琴的机会,又爱上了笛子。

没有人怀疑赵想,毕竟小孩子的兴趣是这样的,一会儿爱这个,一会儿爱那个。而且赵想也没有因为笛子耽误练琴。

就连张百草,除了古琴,他还会拉二胡。

是的,没看错。就是拉二胡,并且还拉得挺好。

有时候赵想在想,他师父也是个宝藏师父呢!

于是赵想用自己攒的钱,给师父买了一个二胡,让他可以没事的时候拉两下。

一个好的二胡,虽然在价格上比古琴便宜,但也便宜不了多少,二百块钱也不是所有家庭都能拿出来的。

不过赵想觉得这钱花得值,因为他送给张百草的二胡,张百草说二百块是低估了。

这二胡可是用上好的材料制成的,哪怕是在封建社会,也要近百两才能拿下。

所以他这是捡了一个大便宜?

乐器店里有不少老乐器,老板是根据自己的经验给估的价,没想到他看走眼,让赵想捡了个漏。

当然这事赵想和张百草谁也没说,主要是怕乐器店老板知道了找上门。

本来这是你情我愿的交易,乐器店老板自己看走了眼根本没理由找上门,可谁让赵想捡了个大漏呢!

这二胡是真正的古董,不仅值钱还很有历史价值。

所以哪怕是为了省点麻烦,赵想和张百草也不会傻到说出去。

张百草本来一开始不想收的,可是当徒弟拿古琴说事时,他就知道不收不行了。

好在徒弟和女儿的生意越做越大,现在已经颇具规模了,两人合伙开了一个店,在首都卖起了护肤品。

研发人员是赵想,张玉兰负责售卖这一块。

店子里找了两个信得过的店员看店,每天张玉兰会在下班后过去巡视一下,偶尔赵想也会去看看。

特别是赵想他是临时抽查,比张玉兰每天巡视还要有威慑力,店员自然也不敢起坏心思,老老实实守着店。

店里的护肤品,打的全是纯手工制作的名头,因为每一个产品的数量都不是很多,来晚了都抢不到,不得不每天限量。

现在首都的女孩子,谁不知道‘绯颜’这家店啊!

每天为了抢护肤品,女孩子们差点没打出狗脑子。

生意很火爆,产量也一直提不起来,女孩子们只差没跪求老板加量了。

然而不是赵想不想提,而是能制作这些护肤品的只有赵想一个人,其他人就算他教了,制作出来的效果都不如赵想做得好。

他们店要走的可是高端,赵想是想着在国外那些产品打入华夏前,抢先在华夏人的心中注入一个思想。

那便是只有华夏的护肤品,才是最适合华夏人,也是最好的护肤品。

穿越前赵想在公司听那些女同事说起来,有些在外国卖得很好的护肤品,来到华夏后从一开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