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45(2 / 2)
对面的武将队伍,好些武将叽叽咕咕点评这些读书人打架不专业,几百个人互殴竟然连一个见血的都没有,动手的要是他们这会儿人命都打出来好几条了。
不行,读书人,不行。
狄青听的头疼,无可奈何的往旁边挪挪,身为朝中难得有脑子的武将,他不能被那些家夥给传染。
一群人被带到御前,那些带头打架的也冷静了下来。
包青天在场,审案这事儿轮不到别人,几句话就把事情的来龙去脉问的清清楚楚。
事情很简单,苏状元的试卷风格和以往不同,有人怀疑是代笔。
苏景殊:???
不是说里面有他二哥吗?不是说他二哥是神仙吗?
就因为他写的诗赋是模仿他哥的风格,在那些人嘴里就成了他哥代笔写出来的?
不是,有点逻辑好不好,这可能吗?
殿试的题目是官家出的,总不能是官家提前漏题、不对、官家出的三道题目都是以前出过的。
好,就算他以前见过他哥写同样的题目,那也不可能留到殿试上用。
他爹他哥写文章都要寄给好友点评,哪儿轮得到他来用,就不能他在模仿写文章上天赋异禀吗?
苏景殊感觉他这是无妄之灾,行吧,既然觉得他模仿不出他哥的风格,那就别怪他不客气了。
模仿他哥的文风可能是他哥代笔,模仿晏殊晏相公总没话说了吧。
他进京时晏相公已经离世,在场还有欧阳公这个晏相公的学生,官家再重新出道题,看看晏相公能不能死而复生帮他代笔。
第115章
*
传胪大典之後,新科进士面圣奏对,皇帝钦赐新科进士们锦袍、笏板等物,代表着他们正式进入官场成为朝中群臣中的一员。
奏对之後是琼林苑赐宴,以往传胪大典在皇宫崇政殿,放榜之後从皇宫到琼林苑有那麽长一段距离,进士们到琼林苑已经是下午了。
这一届殿试放榜直接在琼林苑,省去了从皇宫到琼林苑的这段路程,新科进士也能有更多的时间为参加琼林宴做准备。
谁曾想准备着准备着就打成了一团。
赵曙的表情不怎麽好,大宋从开国到现在那麽多年从来没见过新科进士在放榜之後打起来的,这群新人未免太不给他面子。
看文相公的反应,他已经能猜到琼林苑结束後要被怎麽念叨了。
年轻气盛不如老成持重,为官不能意气行事,气性太大不适合做官云云。
现在看来,文相公说的也不是全无道理。
年轻有利有弊,想要年轻人有锐气就得忍受他们可能带来的无差别攻击。
他自己选出来的人还能咋滴,忍忍吧。
赵曙勉强维持淡定,然而听完事情的来龙去脉後就淡定不住了,他觉得这不是年轻人意气行事,而是那几个家夥脑子有问题。
文风可以模仿,但是不可能模仿的一模一样,再怎麽模仿也会保留他自己的特点。
翰林院的翰林学士看不出他在模仿吗?政事堂的相公们看不出他在模仿吗?
试卷被那麽多人看过,所有人都知道那是苏家小郎在模仿他哥的行文风格,连看他不怎麽顺眼的文相公都只说了句投机取巧,轮得到同榜进士说他的文章是代笔?
他要真的是代笔,翰林学士那关就过不去。
人不行别怪路不平,考不过苏小郎就造谣苏小郎的试卷是代笔,这种人七老八十了也不堪大用。
这麽一看,多选些年轻人还是有好处的。
换成文相公喜欢的那种老成持重能忍则忍的进士,没准儿谣言传遍京城了他这个当皇帝的还不知道,不像现在,那些人敢造谣就有人敢反驳,吵的厉害了还敢动手。
打起来好,打起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