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98(2 / 2)
再说了,岭南産金的地方多不代表黄金産量高,就算整个岭南地区的金银全都加起来也没有襄阳王这账本上提到的数目多,所以襄阳王的黄金肯定不是出自岭南。
苏景殊也觉得不是出自岭南,他都不知道岭南有金矿,所以岭南肯定没有那麽多的金子。
嗯,应该不是他知识储备量太少。
“如果真正的幕後黑手那儿还有更多的黄金,官家大概会开心的蹦起来。”
天上掉钱的话,这算不算另类的没钱花就印钞票啊?
黄金是货真价实的黄金,和纸币不一样,应该不会造成民间经济的混乱吧?
金价下跌?冒出来个其他贵金属代替黄金?
不懂,他选择把问题交给公孙先生。
公孙策叹了口气,“朝廷每年都在开采金矿银矿铜矿,也在不停的铸造新的钱币,只要控制好这个度就不会对民间有什麽影响。”
“八千万两呢,这怎麽控制?”苏景殊张开手臂比划了一下,他对八千万两其实没什麽概念,但是他觉得他现在变成顶天立地的巨人都报不住足足八千万两重的金山。
现在又查出来襄阳王背後还有别的幕後黑手,这八千万两没准儿还能翻个几倍。
那麽多金子放到民间,金价肯定嗖嗖嗖的往下跌。
“如果是白银可能会造成白银价贱,黄金的话不太可能。”公孙策说道,“朝廷有令,黄金只能用于宫廷、贵族和外交之用,民间不得私自铸造、买卖、收藏黄金。”
有违者处以重罚,更有甚者直接杀无赦。
苏景殊拍拍脑袋,“我把这事儿给忘了。”
大宋以白银和铜为主要货币,同时还推行纸币来辅助,平时用的是铜钱银锭还有银票,用到黄金的时候还真不多。
仔细想想,除了官家的赏赐之外他也没见过别的黄金。
大宋在各地都设有金监司,专门负责管理金矿的开采和运输,襄阳王藏起来的黄金肯定没报备过,所以找金监司也没用。
小小苏歪着脑袋想了想,趁他们公孙先生在身边化身十万个为什麽继续问问题。
他们公孙先生博学多才,人在身边就得把握住机会,不然想问的时候找不到人有他後悔的。
既然岭南的金矿总産量并不多,那大宋的黄金储备是哪儿来的?海外贸易?
公孙策点点头,耐着性子给他讲里面的弯弯绕绕。
幸好他走南闯北见识够多,不然还应付不了这小子的问题。
苏景殊矜持的笑笑,不懂就问不丢人,谁让他们先生什麽都懂呢,换别人还真不一定有公孙先生讲的明白。
大宋境内的金矿的确不算多,和大宋相比,西域南洋和隔壁某岛国矿才算多。
不只有金矿,还有银矿铜矿各种别的矿。
外贸交易从来都是以物易金银,丝绸瓷器茶叶哪样拿出去都是大杀器,出海之後嘎嘎乱杀,官船带出去多少货就能换回来多少黄金。
所以虽然大宋境内的金矿不多,他们在西域南洋还有隔壁某岛国都有大量的矿産资源。
按照前几年的数据,大宋每年从西域带回来的黄金约有十万斤,从南洋带回来的黄金约有五万斤,从隔壁日本带回来的黄金约有三万斤,林林总总加起来足有二十万斤。
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