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419(1 / 2)

加入书签

腻。

官家这操作实在让人摸不着头脑,他到底是想不想让人看出猫腻啊?

小金大腿那里没打听出什麽,包大人这儿能不能有点儿坊间不知道的小道消息?

小小苏神秘兮兮的打探消息,满怀期待的等包大人给他讲官家的计划一二三。

然而包拯只是笑笑,“官家自有他的用意,我等为臣者只需听命行事,不要打探那麽多。”

苏景殊坐回去,乖乖的给嘴巴拉上拉链,“好的好的,不打探。”

明白,官家的安排是朝廷机密,他想打听还不够资格。

没关系,反正早晚都能知道。

机密不能打探,那就换其他的话题。

小小苏这次换个人问,“公孙先生,您知道登州沙门岛是什麽情况吗?”

他要去登州,在去之前最好把能打听到的消息都打听出来。

政务之类的要到地方才能知道,能提前打探到的都是坊间传闻。

登州实在太过偏远,京城百姓谈及的不多,但是十句里有五句都会提到沙门岛,想不在意都不行。

不光百姓谈及登州会提到沙门岛,他想到登州时第一反应也是沙门岛。

大宋的刺配分等级,《宋刑统》中是这麽安排的,配隶重者沙门岛寨,其次岭表,其次三千里至邻州。

犯了事儿的人按照罪行轻重分为刺配本州、刺配邻州、刺配五百里、刺配一千里、刺配两千里、刺配三千里,以及刺配沙门岛或者其他地方。

看这个等级就知道,刺配沙门岛比刺配三千里还可怕,被刺配到其他地方可能还能等到朝廷大赦天下,到沙门岛就别想了,基本没有活着出来的可能。

沙门岛的凶险可见一斑。

不过别的地方当监狱也就算了,沙门岛所在的登州蓬莱县一听就知道是个仙气飘飘的地方,怎麽把最可怕的监狱设在那儿?

公孙策拿出纸和炭笔,画出登州沿海一带的大致形状,“景哥儿看,如果把你放在沙门岛,四面环海没有船只,你能逃出去吗?”

为什麽把罪大恶极的犯人流放去沙门岛?当然是防止他们越狱逃亡危害百姓。

但凡是下了大狱的,尤其是流放沙门岛的重犯,大部分都会武功。

不会武也犯不了那麽大的罪。

可是在罪不至死的情况下不能直接判死刑,于是就只能流放,仅仅靠狱卒就想管住那些大盗悍匪很难,朝廷只能在流放地上下功夫。

沙门岛四面环海,如果不会水没有船,就算逃出监狱也是死路一条,就算会水,朝廷控制住水路也能让他们无处可逃。

大宋曾经也试过将重犯流放到边陲一带,但是那样做并不安全,犯人不会想着效忠大宋,更不会觉得通敌叛国有什麽错,一旦中途逃跑就是给敌国送刀子。

辽国西夏时时刻刻想着进攻中原,大宋崇文抑武,边防本就是难题,那麽多穷凶极恶的犯人逃去敌国对大宋危害太大,就算流放也得流放个逃不出去的地方。

苏景殊想了想,有些迟疑的吐出两个字,“琼州?”

四面环海没法跑,海南岛也很符合这个要求。

公孙策笑笑,“的确有琼州,不过那是流放官员的地方,比沙门岛好一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