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22(2 / 2)
沈仲元:……
大人,刚出京城别说那麽不吉利的话。
一行人离开京城一路往东北走,一路上走官道住官驿,除了离京城越远就越荒凉之外没什麽不习惯的。
上一次南下襄阳,荆湖一带水运发达,还是南北商队的中转站,虽然比不过京城,但是进城之後还是很繁华的。
往东北走就不一样了,京东路除了密州有市舶司商船来来往往热闹非凡,其他地方甚至不如蜀中的城池。
从京城到登州一千六百多里路,过了濮州就是郓州,郓州和南边济州交界处有八百里水泊梁山风景美如画。
公孙策在说梁山泊的景致有多美,白玉堂在说梁山泊里捞出来的鱼有多好吃,苏景殊只能想起来梁山泊的一百单八将。
穿过郓州继续向东,过了兖州、淄州就是青州。
小小苏以为他们要一路往东,没想到到了郓州後车队调转方向往南走了,“大人,我们不走淄州吗?”
包拯摇摇头,“不走淄州,稍後过兖州、沂州,我们去密州看看。”
柴王爷的六十大寿在八月,他们有足够的时间花在路上。
先去密州看看,然後再去登州,等两边的事情都结束了再去青州给柴王爷贺寿。
柴王爷名义上为王爷,实际上的封号只是崇义公,喊柴王爷只是朝野对他的尊称。
太祖皇帝当年虽然不想杀光周世宗的後人,但也不想让他的後人继续处在高位,而是希望他们都成为无足轻重的人物,最好平平无奇泯然衆人,从而淡化对赵氏政权的影响。
虽说太祖皇帝曾留下遗训: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纵犯谋逆,止于狱内赐自尽,不得市曹刑戮,亦不得连坐支属。
看着像是要善待世宗後人。
可问题是,真正的世宗之後不是早夭就是被人收养改姓藏于民间,根本没有後人能让赵氏帝王厚待。
仁宗皇帝继位後心血来潮说感念柴氏,于是派人找到如今这位柴王爷封为崇义公,命其继续祭祀後周皇室。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善待的并非世宗之後,更非後周皇室。
柴王爷不是周世宗柴荣的直系後人,而是柴氏的旁支,和世宗柴荣有血缘关系,和後周皇室是一点关系也没有,所以他一直觉得柴王府想造反也没有足够的理由。
世宗柴荣的皇位继承于大周开国之君郭威,那时候的世宗还叫郭荣,是太祖皇帝黄袍加身後硬给人家恢复的本姓,史书上记载的也都是柴荣,所以世人都忘了前朝是郭氏而非柴氏。
周太祖建国时说过为什麽国号为周,他说他家祖上是周文王姬昌之弟虢叔,所以他当皇帝理应用国号为“周”。
有资格当大周皇帝的必须姓郭,要是皇位上坐着的人不姓郭,那就是谋朝篡位。
若非如此,他们太祖皇帝也不会将叫了一辈子郭荣的周世宗改回柴姓,还把他的子嗣全都从郭姓改成柴。
大周的江山本是郭氏,和柴氏一点关系都没有,柴王爷又不是周世宗之後,他柴王府造哪门子的反夺哪门子的江山?
正是因为如此,他几次猜测事情可能和柴王府有关又几次推翻。
猜来猜去不如直接去查,连襄阳王都能勾结契丹人,世上没有什麽事情不可能发生。
朝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