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499(2 / 2)

加入书签

远在京城的官家还不知道即将迎来什麽,不管怎麽说,这个年算是安安稳稳的过去了。

不去想登州会不会有幺蛾子在等着的话,倒也算得上安稳,琢磨登州又藏了什麽坏水儿的话就算了,别说皇帝,刑部大理寺审刑院哪边都不安稳。

这个年过的安稳又不安稳,和不太了解许遵为人的刑部审刑院相比,大理寺过的是尤其不安稳。

人是他们大理寺出去的,他还能不知道那人是什麽德性?

过年没作妖,肯定是等着年後闹一波大的。

大理寺卿彭延年彭大人很是忧心,直到年後开工都没有安下心来,特意去刑部找何尚书说登州有消息立刻到大理寺通知他,生怕登州悄无声息再弄出什麽大动静。

怕什麽来什麽,开工不到半个月,登州那边的奏疏就送到了京城。

彭大人的担忧一点都不多余,许遵对官家年前的判决非常不满意,这次的奏疏洋洋洒洒写了十多页,说来说去就一个意思:他不服。

官家不需要法外开恩,阿云也不用花钱来免除死罪,就单纯的按照律法来判她也不能是死刑。

彭大人:……

彭大人脸都绿了。

什麽叫按照律法来判也不能是死刑?《刑统》上写的清清楚楚,谋杀已伤就是绞刑,没有官家的法外开恩她就是死刑!

何尚书也没料到会是这麽个情况,看彭大人气成这样也不好劝,索性继续将问题交给官家。

许知州不服官家的判决,官家想法子说服他去吧。

案子要经过刑部大理寺的复审不假,但是地方州衙要是不认可复审结果,这案子还就真的没法判。

官家:???

啊?还能这样?

太子殿下瞅了他爹一眼,没有说话。

这就是传说中的“皇权高于一切”?

很好,长见识了。

官家有点尴尬,也有点埋怨许遵不给他面子,但是他还不能表现出来,那样显得他很小气。

他不是说一切都按着律法来办不好,而是这事儿……

好吧,他就是觉得许遵这麽办不太好。

什麽意思啊?要不要这麽烦人?

他才在儿子面前高深莫测的说皇权高于一切,那边许遵就来个不服,这让他怎麽在儿子面前树立?

欺人太甚!

官家很生气,後果……也就那样吧。

地方官不认可他的法外开恩他能怎麽办,只能召集群臣继续讨论。

没办法,刑部和大理寺审刑院的意见本来就不统一,年前他偷懒直接法外开恩,原以为案子能这麽结束,谁能想到还能冒出来现在这出。

官家气闷的将案子交给两制讨论,所谓两制就是翰林学士和中书舍人,是他亲信中的亲信,亲信来讨论总不能还和许遵一样不给他面子。

事实证明,文臣执拗起来没有最烦人只有更烦人。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阿云的父母都已经去世,叔叔一家给她定亲合理合法,虽然这门婚事是孝期内定下的,但是说二人有婚约也说得过去。

守孝期间婚事无效大家都认同,具体俩人算不算未婚夫妻,大部分都认为不算。

但是吧,有几位迂腐过头的非说父母不在了叔叔给她定的婚事就得遵守,这事儿算是“违律为婚,谋杀亲夫”,也不管人家姑娘愿不愿意,总之就是认定阿云意图谋杀亲夫要判她斩首示衆。

然後那几个老古板就被其他人一起喷的不敢说话了。

父母之命媒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