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571(2 / 2)

加入书签

他就说当年他爹提前带俩哥哥出蜀很值得批评,三个人从眉州边玩边走来到京城,一路上不知道结识了多少人,他们提前认识了不要紧,弄得他这个後来抵达京城的在谁面前都像小辈。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能和他二哥玩到一起的人脾气都差不哪儿去,但是杠精属性发作的时候也是真的气人。

没错,这人和他二哥一样不开口则已一开口惊人,都是新党旧党两边得罪的狠人。

苏景殊不止一次怀疑老王把他弄到司农寺当二把手是为了打压胡宗愈。

人家是榜眼出身,为官几年除了偶尔说些不合时宜的话外没有大错,不像他二哥那样生猛的连官家都不敢让他继续留在京城。

再者官场需要制衡,官家废置条例司就是防止老王权柄过大,所以司农寺中也要有个不完全支持新法的人盯着以防万一。

不完全支持新法,不是反对新法,会赞同新法的优点也会给新法挑毛病,最重要的是拉仇恨拉的委婉,不像他哥那样见了吕惠卿就横眉冷对。

官家从嘉佑二年的进士中挑来选去,选了好几天才选出这麽个合适的人。

总之都比苏家那兄弟俩合适。

苏景殊表示他很理解官家的想法,司农寺的差事确实选谁都比选他俩哥哥合适。

条例司还在的时候他们家三哥已经和吕惠卿闹的很不愉快,後来官家召集衆臣讨论科举改制的时候他们家二哥又被吕惠卿给惦记上,这俩人要是在司农寺当差,用脚丫子想也知道这个衙门将永无宁日。

他第一天来司农寺报道的时候那麽紧张就是因为俩哥哥都和吕惠卿关系不好,明明是同一榜考出来的进士见面却互相看不顺眼,他这个时候到吕惠卿手底下干活百分之一千的会难为他。

虽然事实证明他这个百分之一千是错的,但是他当时真的感觉前面等着他的是个尖酸刻薄笑里藏刀还得理不饶人的顶头上司。

传言不可尽信,经过这些天的相处,他承认他们吕大人有时候的确牙尖嘴利笑里藏刀,冷嘲热讽起来能把好几十岁的老干部给说到捂着心口说不出话,但是那些都是面对外人的状态,他们自己人相处的时候还是挺好的。

如果不隔三差五拐着弯儿骂他哥就更好了。

天底下哪儿有完美的工作呢,骂他哥他当听不见就行,反正没骂他。

小声叨叨.jpg

苏景殊刚到司农寺的时候不少人都担心胡宗愈从二把手变成三把手心里不痛快,但是胡大人一点也不恼,非但不恼,甚至还觉得官家给他们苏小弟的职位太低。

要当就当一把手,给个二把手算什麽?

吕惠卿的殿试名次有他们苏小弟高?吕惠卿在地方的政绩有他们苏小弟出彩?什麽都比不过凭什麽让他当一把手?凭他和王相公关系好?

关系好又能怎样,他们苏小弟和王相公的关系也不差。

要他说这司农寺的判寺事一位应该留给他们苏小弟,吕惠卿那种只会纸上谈兵的家夥只配给他们苏小弟当副手。

新政要真正惠及百姓才是好政策,吕惠卿先前一直待在条例司,每天不是和这个人吵架就是和那个人辩驳,哪儿还有精力去关心地方新政到底实施的怎麽样?

派去地方查看新政实施情况的相度利害官报上来的情况他们也看到了,有不说好处只说坏处的,有不说坏处只说好处的,少数几个能好坏兼顾但是也不能尽信,想知道新政到底哪儿好哪儿坏还是得亲自去看。

吕惠卿知道推行新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