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91(2 / 2)
他们家腿腿太好了呜呜呜呜,感天动地(储)君臣情,为了小金大腿他可以加一辈子的班呜呜呜呜呜。
太子殿下矜持的表示:没办法,他就是这麽贴心。
被官家父子评价为比两个哥哥还能得罪人的苏三元接下来着实老实了不少,白天踏踏实实在司农寺办公,下衙後跟着太子殿下慰问朝中大佬,日子充实的不知今夕是何年。
出了正月天气渐渐转暖,今年的春天来的比以往早一些,不过不确定接下来会不会有倒春寒,所以都还没有将厚衣服收起来,走在街上也能看到路人的衣物薄厚程度相差显着。
苏景殊看着早早换上春衣的胡宗愈,特意绕着他走了两圈,“胡大人不冷吗?”
胡宗愈眼下两块明显的青黑,说起话来也有气无力,“只要心中有火,即便身处三九寒天也不会冷。”
苏景殊:???
什麽意思?
胡宗愈长叹一声什麽都没说,摇摇晃晃回到他位置办公。
只是看他的状态,那些活儿最後还是得分给其他人才能完成。
苏大人有些摸不着头脑,不过很快就弄明白了他们胡大人“心中有火”到底是什麽意思。
机器人永远不能取代人类,因为机器人有逻辑,而人类有时候毫无逻辑,比如他们胡大人。
司农寺是个偏门衙门,一方面对接农时一方面对接户部,虽然这儿的官员在朝中不显眼但是重要性毋庸置疑,尤其在老王准备将司农寺作为接下来的变法大本营後寺中官员的地位也是水涨船高。
不过胡大人不太想在这儿办差,从刚来那天就不太想,这事儿全司农寺都知道。
倒不是说他在司农寺摆烂不干活,该他干的差事他都会去干,只是有些事情他实在干不来,次数多了控制不住就开始抗拒。
他家是官宦世家,他没种过田,没操劳过家务,不知道什麽东西市价多少也不知道粮价多少算高多少算低,农田水利什麽的更是一窍不通,偏偏司农寺近来忙的除了发放京官禄米就是发展民间水利,时间长了很难不觉得自己是个废物。
不行,得想办法贬一贬。
留在京城学不到东西,他得到民间看看才知道水利到底是个什麽玩意儿。
去年有个叫李定的官员从淮南路进京述职,这人是老王的门生,到京城後在老王面前把青苗法吹的天上有地上无,说淮南路的百姓都非常欢迎青苗法,每次朝廷散发青苗钱都络绎不绝的赶到州城。
当时朝中反对青苗法的大臣居多,猛不丁来了个夸青苗法好的一下子就显了出来,尤其这人还是淮南路回来的,于是老王就将人提拔到身边来办差了。
前不久有人推荐李定当御史,胡大人眉头一皱计上心来,立刻上疏反对这个任命。
御史不是谁都能当的,李定何许人也,有什麽资格当御史?
王相公任人不能不看出身也不看资历,这样不光于理不合还于法不合,除非那李定资历足够,不然这事儿他绝不同意。
按照胡宗愈的想法,李定的职务肯定是老王推荐的,官家肯定站在老王那边,这时候和老王过不去是逆水行舟,只要骂的足够激烈接下来肯定能被贬。
之前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