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34(1 / 2)
来。
但是前朝的职事官有具体的职务,地位高低不单单由品级决定,而本朝的官没有具体的职务,又没有根据实际的地位重新厘定品级,这就导致即便不看差遣也有某些低级官职比高级官职地位更高。
苏景殊从登州回到京城後是殿中丞、直集贤院、同判司农司事,去西北则是监察御史、直集贤院、管勾永兴军路经略司机宜文字,看品级是从从五品上降到正八品上,但是在大宋的官场上却是妥妥的升迁。
就算俸禄降级也是升迁。
他才进官场没几年,散官阶、寄禄官阶、职、差遣、勳、爵混到一起也要算好久才能算明白,别人怎麽算他不管,反正在他这里只看品级。
不是他强词夺理,而是本朝这职官制度有问题。
承袭自唐代的散官阶一共二十九阶,这个来确定官员的官服穿什麽颜色。
寄禄官阶也叫本官阶,就是官职差遣中的官,用来确定官员的俸禄,他这种有进士出身的官员迁转序列三十五阶,没有进士出身的迁转序列足足四十二阶。
光官阶就冗杂成这样,後面的职衔差遣勳爵就更不用说了。
小小苏大人坚定的认为,从京城到地方就是被贬,从五品到八品就是被贬,俸禄减少就是被贬,天王老子来了他也是被贬。
至于其他人的看法,那不重要。
所有知情人:……
没理也要搅三分,让他占理还能得了?
滚滚滚!赶紧滚!
打不得杀不得还骂不过,天底下哪有这麽气人的事?
于是乎,苏大人新的任命书下来之後,朝中的弹劾换成西北的战报一封接一封送到御前。
各方默契的展开合作,只想让这活阎王赶紧离开京城。
眼不见心不烦。
官家看着手边的一封封战报,笑意不达眼底。
战报的急促像是西夏举国来攻,实际上却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这麽大张旗鼓只是为了让苏子安尽早离开京城,看来查到的贪官还是太少。
看来西北战场上的花销的确不用发愁,因为士大夫的家底比他想象中的厚实的多。
呵。
苏景殊不知道某些蠢货弄巧成拙让官家更加坚定整顿官场的决心,幸好他不知道,不然他还能再悄咪咪拉一波仇恨。
有官家和老王在前面扛着,他这种小透明只要不在京城就不会有人在意。
王安石不介意给这花招叠出的臭小子背锅,虽然知道这小子外派是为了避风头,但是还是感觉不放心。
亲儿子去地方历练都没这麽提心吊胆。
老王在家转来转去,到政事堂後继续转来转去,到底还是没忍住把即将奔赴西北的小惹事精提溜到跟前叮嘱。
西夏以两座焚毁後的寨基换绥州的阴谋诡计以失败告终,只要绥州能牢牢掌握在大宋手中,西夏的东南屏障便不足为虑,以绥州为中心来收复整个横山地区也指日可待。
官家对西北的战局非常看重,王子纯去秦凤路开拓河湟关系到日後平夏的成败,苏子安去永兴军路也不能掉以轻心。
绥州是西夏的募兵地之一,梁太後几次谋求未果,现在还学着大宋在绥州附近修堡寨,还一修就是八座,接下来肯定还会有别的动作。
鄜延路经略安抚使郭逵是狄青之後第二个任枢密使的武将,能让担任过枢密使的名将坐镇绥州,可见官家对那边的重视。
去西北少不得和西北各州的主官打交道,以目前的情况来看,怕是除了狄青哪个都不好相处。
他已经将各州主官的情况写成小册子,臭小子趁路上有空多看看,免得到时候被人针对还不知道为什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