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650(2 / 2)

加入书签

当过元帅的都知道转运司给的数据不能信,转运司说能供应半年,实际上可能是七个月也可能是五个月,全看负责计算的官员谨慎还是怠慢。

转运司报上来的数据不能全信,还得再算一遍才能心里有数。

苏景殊:打仗的时候连自家人都不能全信,不愧是大宋。

好在西夏平时就经常扰边,西北各州防备的紧,小打小闹西夏讨不到好处,大打大闹同样也讨不到好处。

边军将士应付西夏的小打小闹问题不大,但是隔三差五就有马匪过来骚扰也够烦人的。

所有人都知道那些马匪换张皮就是西夏兵,可只要他们不穿军装就没法以此为由向西夏发难。

骑兵来去如风,打也打不着追也追不上,惹得西北各州的将士都憋着火气,有马的都铆足了劲儿练习骑射要把那些讨人厌的马匪抓起来塞进俘虏营。

人送去劳改,马留下充军。

他们大宋不缺钱就缺马,西夏不卖还不许他们抢吗?

他们又没冲进西夏境内劫掠,只有反击了几波马匪而已,世上再没有比他们更懂礼数的军队了好吧。

因为党项人葫芦娃救爷爷式的骚扰,西北各州的上等战马数量都出现了缓慢但稳定的增长。

对面的确不长记性,但是家底儿也是真厚实。

不行,得想法子把西夏那边的马场抢回来几个,不然他们吃饭都感觉是浪费粮食。

西北各军近来越发急躁,虽然朝中没有任何打仗的命令,但是他们私底下已经商量出八百种抢劫、啊不、打仗策略。

军中在期待打仗,往常最不愿意打仗的经略司也一直在筹备战事开支,所以就算立刻开战也不担心衙门会乱套。

打仗意味着忙的脚不沾地,以前朝廷畏战,就算将士们打了胜仗朝廷那边也没有打胜仗的气势,边军没有赏赐,反而打了败仗的党项人能强横的从他们这儿要走钱粮,次数多了不光将士们有意见,负责统计军需开支的经略司更有意见。

好在当今圣上继位後不再打了胜仗还赔钱,他们甚至可以从西夏那边薅东西过来。

卑微.jpg

西夏有马场,没钱就用马抵债。

党项人也知道他们只能在马匹上拿捏大宋,不到万不得已绝对不会和大宋展开马匹贸易,不过没关系,等粮食耗尽连人都养活不了的时候不愿意卖也得卖。

就这个强买强卖的感觉!爽!

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莫欺大宋怂!

经略司的官员都是管账的好手,只要他们不偷偷搞事情,各州各军的账务都能理的清清楚楚。

就是吧,经略司和转运司不是一个衙门,他们只负责算账,算完之後还得找转运司支取钱粮,转运司那边卡住的话流程一样走不下去。

苏景殊想到这司那司的就头疼,各个衙门看上去各司其职很有条理,实际上机构重叠的情况相当严重。

职责划分不明确,遇事先推诿扯皮,行政效率低下,衙门说起来大权在握,仔细一看干什麽都受到牵制,一个实权衙门都没有。

苏大人摇摇头继续干活,冰冻三尺非一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