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668(2 / 2)

加入书签

守寨的士兵不想听上头的贵族怎麽作恶,也不在乎两国朝廷哪个好哪个坏,朝廷离他们太远,他们只想知道没粮的时候可以申请支援是不是真。

礓砟寨建成一年多了,每次缺粮都是他们自掏家底从来往商贾手里采买,上头根本不管他们的死活。

寨子里两百多弟兄,加上家眷一共七八百人,短时间内可以靠家底撑着,时间长了难道要饿死在寨子里?

这边能种田的好地方都是宋人在种,大顺城、荔原堡本身就有很多党项部落归顺,他们打不过就加入吧。

姚兕看看悠哉悠哉的苏大人,再看看不远处咬耳朵的礓砟寨守兵,有种接下来即便他们什麽都不说也能让对方和他们一起回去的感觉。

劝降的难度比想象中低。

苏景殊侧身低声道,“主要是西夏朝廷不做人,沿边的寨子活不下去肯定要另找出路。”

礓砟寨有这麽多商贾过来避难有些出乎他的意料,商人愿意来说明寨子的管理还算可以,如此大宋接收这块地方也不算亏。

不过姚将军说的不错,劝降的难度的确比想象中低。

他来之前想的是在礓砟寨待上两三天然後亲身出演四面楚歌的名场面,为此还提前学了西夏的民谣和谚语,现在看来估计也都用不上了。

不是他们厉害,而是西夏朝廷太拉胯。

姚兕看看天色,“看守将的反应,咱今天晚上就能回到荔原堡。”

苏景殊点点头,没有意外的话,三五天的时间足够派出去的所有人都回到荔原堡。

等梁乙埋将打到西夏境内的青唐吐蕃赶回老家,环庆沿边的西夏堡寨也都改头换面竖起大宋的旗帜了。

这波配合打的好,青唐吐蕃的大首领值得大宋的封赏。

荔原堡中,狄大元帅也是这麽想的。

以前大宋同时面对辽国和西夏,这边打完那边打,经常顾首不顾尾吃败仗,现在终于轮到西夏感受多线开战的“快乐”了。

这还只是开始,以後“快乐”的日子多着呢。

吐蕃各部并不听从朝廷指挥,这次出兵西夏单纯是他们想打,官家已经派王韶到秦凤路经略河湟,等河湟一带尽数回到朝廷的掌控之中,西夏就天天都能享受顾首不顾尾的快乐。

此次举兵三十万倾国攻宋草草结束,西夏损失惨重,大宋这边的伤亡却远不如预想中的惨烈,不管从哪方面说都算是大胜。

战报八百里加急天天都在往京城送,最迟明日朝中就知道西夏攻宋不成大败而归。

此战的主要战场在环庆路,出彩的将领也都在环庆路,哦,还有个府州折家军,军功报上去应该都能升几级。

招降番邦部落也是功劳,如果能把西夏堡寨劝到大宋这边来更是大功一件,但是以朝中文臣的脾性,不排除会有人弹劾他们说劝降西夏堡寨是主动挑事儿让他们把到手的堡寨再赶出去。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以他对朝中文臣的了解,出现这种言论的可能性极大。

如此一来,这事儿怎麽汇报就得再琢磨琢磨。

是的,虽然派去各堡寨的使臣刚离开荔原堡没多久,但是狄大元帅已经可以确定大部分人都会得胜归来。

有归降的堡寨在前头探路,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