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681(2 / 2)

加入书签

在蔡大人手下办事和在李大人手下办事完全不一样,当官那麽久,他头一次感受到什麽叫举步维艰。

就说这次招抚俞龙珂部,如果不是官家和王相公态度强硬,可能即便俞龙珂愿意归附朝廷也不会接受。

京城具体吵成什麽情况他不太清楚,俞龙珂进京事宜不归他管,他也没一同回京,只听说那些反对招抚策略的朝臣甚至将接纳俞龙珂部和战国时赵国接纳上党相提并论。

战国时赵国接纳上党为亡国埋下祸根,大宋接纳俞龙珂部也有亡国的风险?

王机宜只觉得荒谬。

在那些人眼里,大宋最好和周边政权相安无事,能不打仗就不打仗。

现在的地盘已经足够,何必再行名为招抚实为扩张地盘险兆?

他再三表示能让归附的番邦不闹事,朝臣就算信不过他好歹给他个尝试的机会。

然而他的话没用,反对招抚策略的朝臣不会因为他的几句话就放下成见。

朝堂上有官家和王相公压制反对的声音,西北只能靠他自己。

他得证明他有本事让归附的番邦部落不会反叛,然後才能说服西北各州的主官配合他的策略。

幸运的是他不是孤军奋战,还有个同为陕西四路经略司机宜的苏子安能帮忙。

苏机宜满脑子都是奇思妙想,脑袋瓜比常人好用的多,就凭他那不怕得罪人的架势在西北就没人敢惹。

不愧是苏明允的儿子,气势颇得他爹的真传。

最重要的是,人家後台比他硬。

卑微.jpg

要是狄元帅和李大人换换位置就好了,或者给秦凤路换个支持开拓疆土的一把手,掌管财政大权的官员不支持行动真的会寸步难行。

可惜狄元帅要坐镇京兆府,换谁也不能换他。

朝中那些觉得退让是上上策的大臣什麽时候明白伏低做小没有用?

汉唐的强盛都是打出来的,没有哪个朝代能靠花钱买来太平。

王机宜很苦闷,俞龙珂率部衆归顺大宋那麽大的功劳落到他头上也难解他的苦闷之情。

就在这时,隔壁苏机宜从天而降问他要不要一起搞大事。

搞!大!事!

还带他一起玩!

老天是看他过的太艰难特意给他送来个活菩萨吗?

王机宜感动的热泪盈眶,都不问即将要搞的大事是什麽,先拽着大老远从京兆府跑到秦州来的活菩萨大倒苦水。

一文钱难倒英雄汉,他苦啊!

苏景殊:嘶。

招抚番邦需要大量钱财,在财政上被顶头上司卡脖子是大事儿。

既然说服不了李师中,那就先和他一起搞钱。

不过在苏大人看来,王子纯遇到的问题都不叫问题。

只要有官家支持,朝中再多人反对也挡不住他按计划招抚青唐吐蕃,李师中再大还能大过官家。

虽然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