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97(2 / 2)
集体忙碌和一个人忙碌的感觉完全不一样,简单来说就是比一个人忙好受很多,每天晚上看着处理完的公务账目都有种自豪感。
青苗贷是贷款,扶贫补助是发钱,只要各级官员不中饱私囊,这个活儿比推行青苗更省心。
奈何指望官员全部清正廉洁根本不可能,有京兆府新成立的六扇门派出探子深入民间打探情报也不行。
财帛动人心,白花花的银子在面前摆着,把持不住想动歪心思的人太多,只能尽量用杀鸡儆猴的法子让他们不敢动小心思。
贪的多的拉出来砍了,其他只要藏的够严实衙门只能睁只眼闭只眼当看不见。
毕竟转运司衙门也不是全都干净。
看看今年推行下去是什麽情况,如果民间反馈不错,其他和陕西情况类似的地方也能这麽干。
冯京本来对小年轻的扶贫计划不抱希望,他年纪大阅历深,很清楚人性是什麽样。
不是所有的官员都能一心为民,只要一百个官员里有一个心存恶念,政策推行到民间都会变样。
朝廷年年花钱赈灾,真正用到赈灾上的银钱有十分之一都是经手的官员心怀天下不忍百姓忍饥挨饿家破人亡。
用扶贫来取代青苗钱,最後大概率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不对,是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
苏景殊不这麽想,他觉得只要一百个官员里有一半能踏踏实实将政策推行下去就能保证绝大部分的百姓获益,剩下那一半不老实的可以重刑威慑,实在威慑不了的就拉出来以儆效尤,这样即便最後官员里依旧有少数不安分的人也没法再对政策造成太大影响。
世上没有尽善尽美的事情,冯大人把要求放低一点就会发现其实西北的情况也还行。
西北基层很大一部分官员都是性子直不善交际被打发到这里来的,只要能狠下心铲除挡在路上的地头蛇,其他就都不是问题。
自信点,往好处想,什麽都往最坏的情况想压力太大,他们又不是打仗,实在不行就从头再来,反正後面有官家给他们撑腰。
冯京:……
苏大人,官家知道你是这麽想的吗?
年轻就是好啊。
……
天气回暖,在青唐城修整了一整个冬天的商队整装待发。
只要他们动作足够快,今年冬天之前还能再回到青唐城。
莫贺达干往常出门一趟要在老家休息两三年,这次不行,中原那边有大生意等着,只要开局表现的好,接下来不管是丝绸还是茶叶都能谈。
铁器就不强求了,汉商能给多少他们要多少。
不给也没关系,反正只靠丝绸茶叶这些大宗货物就足够赚的盆满钵满。
来自汉地的商队在青唐城待了一冬也都收拾好准备离开。
他们不会走太远,接下来要麽去吐蕃控制下的其他城池要麽回汉地。
以前还会去西夏境内转一圈,现在西夏境内太危险,赚钱重要命更重要,不能明知山有虎还非要向虎山行。
刘安在开春时和大部分一起离开青唐城,之後在羌人中最强盛的历精城、宗哥城等城池转了一圈,直到盛夏才带着满满当当的货物返回秦州。
被派出去的商队在吐蕃各城不着痕迹的宣扬大宋的招抚政策,再加上大宋沿边各州都铆足了劲儿进行招抚,那些原本持观望态度的大小部落越来越心动,最後有将近一半都化心动为行动就近找大宋官府表示臣服。
可喜可贺,各衙门官员这麽多天的努力没有白费。
结吴叱腊在王韶和智缘大师的连番劝导下放弃了吞并诸羌的想法还率领部衆归降大宋,之後王韶率兵在俞龙珂所在的古渭寨驻军,将原本属于俞龙珂的地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