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748(2 / 2)

加入书签

在汉地推行汉化,这话说起来都令人发笑,但是真正在大宋掌控之下的汉地和汉唐根本没法比,好笑也得推行。

几代边臣推行招抚策略,先让番邦放松警惕接纳官府,再以经济政策来让番邦部落离不开官府,必要的时候还有武力镇压,如此进度虽慢,但是比单纯的武力镇压稳妥的多。

开国时辽国对大宋的压力太大,连奔赴西北作战的军队都要从河北现调,朝廷分不出精力对付此起彼伏的番邦部落情有可原。

现如今西军的边防建设比河北更加完善,河西、关西两路各州同步进行招抚,还有三十万军队随时听候调用,两路早晚都要回到朝廷的掌控之下。

如今已经不是奔赴西北作战的军队都要从河北现调的时候,应该是奔赴河北作战的军队从西北现调。

当年重甲静塞军消失不见固然是朝廷养不起他们,但是也有达官显贵都想要静塞军出身的护卫的缘故,希望他们的重甲定边军别刚组成就这边借走几十个那边借走几十个,借走之後还不还,慢慢的一支军队就没了。

前车之鉴後事之师,静塞军的教训近在眼前,他们不能重蹈覆辙。

白五爷无奈,“有狄将军在,没人动你的定边军。”

盛夏的天,官道两旁的树林里蝉鸣声声不绝,马车里的小知了也唠唠叨叨不肯住口。

白玉堂捏捏饱受蹂躏的耳朵,趁小知了不注意翻身出去,他堂堂习武之人,还是高头大马更适合他。

苏景殊:……

不行,没说尽兴,他也出去骑马。

车队後方,正兴高采烈和同行士兵说话的小姚同学忽然有种不祥的预感。

“让让让让,苏大人来了。”旁边的士兵笑着把姚古推出去,“大人,小姚在这儿呢。”

苏景殊看着英姿飒爽的小徒弟,发出来自内心的感慨,“徒儿颇有武状元之资啊。”

——崽,虽然你现在才上小学,但是为师已经想好你清华入学那天穿什麽了。

姚古:!!!

苍天啊,给他留条活路吧。

小姚同学眼含热泪,一个字也不想和他们家老师说。

赶路的日子在苏大人招猫惹狗中度过,看着同行者各式各样的反应很能缓解近乡情怯,牺牲一群人幸福他一个,日子就是有奔头。

被招惹的衆人:……

真的,要不是怕打死人,他们砂锅大的拳头现在已经落到某人身上了。

城门外人声鼎沸,不知道什麽时候搭起来的凉棚里站满了迎功臣的百姓,旁边宫廷仪仗队维持秩序。

远处车马刚刚露头,凉棚里便出现阵阵欢呼,百姓的心情比盛夏的天气还要火热。

太子殿下亲自带着礼部的官员出城迎接灭夏功臣,看到威风凛凛的西军将士心跳忍不住加快。

这就是他们大宋的将士!

苏景殊第一次见这种场面,左瞧瞧右看看倒也不怯,他是功臣他骄傲。

诶诶诶,谁把花砸他头上啦?!

狄青对这种场面习以为常,躲花躲的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