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751(1 / 2)

加入书签

第二个,就算是没有实权的虚衔也能让武将们热血沸腾,灭个西夏能封王,灭辽还不得称帝、呸呸呸、总之就是、将士们的干劲儿肯定更足了。

狄青手里有权那是因为人家有本事,王爵本身没有实权,如此稳赚不赔的买卖为什麽不干?

赵曙有时候很想当说一不二的霸道帝王,但是朝中事情太多,离了宰相们的辅佐还真不行,有分歧的时候只能耐着性子和相公们讲道理。

反正朝堂都知道他是个固执的皇帝,从来都是他说服宰相,没见过宰相啥时候能说服他。

此次封赏规模颇大,除了主帅狄青封王,各路武将也都要论功行赏,公侯够不上节度使却发出去了不少,官职都给了,金银赏赐更是少不了。

武将的封赏就这麽简单,砸钱就能让他们高兴大半年。

等御前的宦官念完那长长的封赏诏书,殿中接受封赏的武将已经震惊到麻木,除了高呼“万岁”就是大喊“官家圣明”。

此番官家高兴功臣高兴大家夥儿都高兴,没人会在这种场合不合时宜的跳出来说什麽“官家不可”,那不是给官家找不痛快,是犯衆怒。

等封赏诏书念完,官家再次起身结束封赏环节,该吃吃该喝喝,不要因为身在皇宫就感到拘束。

也不用管皇帝在干什麽,皇帝现在只看到他们就高兴。

两府相公们这些天已经被官家蛊毒的除了要紧事绝不进垂拱殿,庆功宴之前还在担心官家太过激动拉着狄青说个没完,现在看来激动的心情已经在他们身上释放的差不多了。

现在就这麽激动,将来拿回燕云十六州得高兴成什麽样子?

不妥不妥,办大事最忌讳得意忘形,他们不能比官家还飘。

官家不稳重,政事堂还有个同样不稳重的王介甫,两个不稳重的家夥凑到一起时不时就冒出来个折腾人的新点子。

已经有不稳重的家夥负责横冲直撞,他们这些老人家得稳着点儿善後。

不过话是这麽说,想想收复燕云十六州後的局势还是忍不住激动。

韩琦和富弼近来感慨良多,他们俩年事已高,当年一路携手同行过来的老友也越来越少,本以为这辈子辛苦劳碌也就这样了,没想到竟然真的能看到灭夏的一天。

范文正公若是还在,怕是能激动到再赴西北。

殿中气氛火热,两位老爷子看着尽兴饮酒的武将们,没往衆星拱月的狄元帅处去,而是拉着小年轻说悄悄话。

文臣升迁要考虑的方面更多,今日庆功宴的主角是率兵作战的将领,来日大朝会才是给文臣表功的时候。

现在不提不是官家不在意,是太在意了才更慎重。

苏景殊心态好的很,他在西北忙活三年多,官家忘了谁也不能把他忘了。

论功行赏的规矩他都懂,冯大人在开战後天天忙的连轴转,忙到现在都没闲下来,要升官的话冯大人肯定排在第一个,今天连冯大人都没提就更轮不到他了。

人贵有自知之明,他自己几斤几两他清楚。

要是相公们能先给他透露点儿消息就更好了。

小小苏大人殷勤的给两位老臣端茶倒水,但凡他再大个十岁就能用“谄媚”来形容,偏他脸嫩还讨喜,“谄媚”起来也不会让人生厌。

韩相公~富相公~透露点儿内部消息呗~

两位相公:……

这贱兮兮的小模样真是欠收拾,得亏是大好的日子,不然高低得敲他两个脑瓜崩。

王安石凑过来,“先别让两位相公说,你自己猜猜回京後可能调去哪个衙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