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824(1 / 2)
好。
现在大宋没打过去,先多扶持几个部族给辽国添乱,同时让他们互相攻伐免得他们势力太大,这样等将来大宋打过去就能将他们一网打尽。
为大宋开疆拓土!我辈义不容辞!
官家笑着看着俩儿子推走他的舆图畅享将来,等他们说完才继续琢磨。
虽然儿子们说的很容易,但是北伐其实并不容易。
别看他在两府相公面前表现的那麽稳重,其实他心里可虚了。
辽国国力确实大不如前,摊上耶律洪基这麽个皇帝也够倒霉的,现在耶律洪基身边还没有个能扛事儿的萧氏女,前朝後宫都乱的可以,和当年太宗北伐时的情况简直一个天一个地。
当时辽国有宣献皇後那等奇女子,还有耶律休哥那等名将,现在的辽国非但没有能指挥全局的大将,还有皇帝在後头瞎指挥,大宋不北伐都对不起耶律洪基千辛万苦营造出的大好局面。
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万一失败……
不妥不妥,不能这麽想,应该想万一成功。
兴许是前半辈子太倒霉,他这些年否极泰来运气非常好。
如果老天真的有喜好,那麽祂老人家一定是向着大宋的。
失败就失败,相公们没把他骂到不敢出门就说明这事儿能干,失败是成功之母,大不了他们下次再努力。
皇帝调整好心态,朝中大臣也要调整心态。
防御外敌入侵和北伐收复失地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打法,大宋朝堂多少年没想过北伐的事情,忽然宣布要北伐还怪紧张的。
如今的朝中群臣不再一提打仗就往後缩,因为官家喜欢年轻有干劲的臣子,所以现在的朝堂可以说是朝气蓬勃,有问题的早就在一轮又一轮的朝堂清算中被贬到山旮旯里去了。
各个实权衙门本来就时刻盯着北方的战场,打法不同那是官家两府相公以及前线将士要考虑的问题,他们要做的只有保障後勤,所以战术策略变不变的对大部分朝臣来说都没有区别。
不管怎麽打,粮草都得供应上。
他们现在的条件比太宗年间好很多,能保证粮草随时可以送到前线将士手里就已经解决了八成以上的问题,剩下的就看两府相公和前线将士的水平。
前线局势瞬息万变,主要还是看将领的能耐,虽然他们平时觉得武将都是泥腿子,但是不得不承认他们大宋的武将各个都是好样的。
……
河北前线,好样的大宋边臣收到朝廷改变策略的消息後都跟打了鸡血似的,他们是想过北伐,但是没想到梦想成真的速度那麽快。
跟着狄元帅果然有前途。
京师离前线不算远但也不近,让远在千里之外的京城来决定今天怎麽打明天怎麽打并不合理。
以前朝廷为了节制武将宁肯牺牲军队战斗力也要将军队的一举一动掌握在手中,这次有官家下令让狄元帅全权指挥、河北河东关西各路文武官员配合,不管狄元帅指挥的怎麽样,至少不会出现对战场毫无了解的文人瞎指挥。
更何况打仗是狄元帅的看家本事,前线没有比他更适合总览全局的武将。
“如果黄龙府和辽阳府都能乱起来,大宋水师也能出来亮亮相。”狄青在舆图上登州的位置画个箭头,“水师从登州出发,时机一到便配合其他几路兵马进攻幽州。”
他本来只打算打云州,既然官家支持,把幽州添进目标里也不是不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