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836(1 / 2)

加入书签

如今北伐大获全胜,终于没有碍眼的家夥在他面前说他这不对那不行,可算能扬眉吐气一次了。

朝廷收复燕云,接下来和辽国对峙的前线就会从河北转移到更北边的幽州蓟州。

不是他对朝中同僚有意见,而是真找不出比他更合适去幽州的大臣。

比他有资历的都进两府了,幽州重要京城更重要,人家得留在京城为全大宋谋福祉。

没他有资历的、都没他有资历了还怎麽和他争?

苏景殊围观张大人在朝中舌战群儒,在张大人斗志昂扬赴幽州上任後立马请命去云州。

那地方离西北近,他对那边的气候也了解,知道如何能让周边地区迅速恢复农耕,也知道要多建营寨多经营榷场来牵制周边外族。

最重要的是,蒙古人被契丹人用经济卡脖子的时候首选就是南下寻求大宋的帮助,云州的位置正好可以盯紧蒙古人的动向。

女真那边目前来看已经被忽悠瘸了应该不足为惧,但是大宋的危机不只来自契丹和女真,还有备受契丹欺压的蒙古。

宗泽已经出现,他的心腹爱将岳飞就不远了,岳飞都出来了,离蒙古崛起还能有几天?

唉,他们大宋怎麽就那麽多灾多难呢?

冷静,淡定,天无绝人之路,只要他们盯的够紧就能堵死蒙古人南下的路。

老祖宗的华夷之辩已经辩的很清楚,接受华夏文化的都是华夏人,他们要有唐太宗“四夷之人,乃同枝叶”的观点,不管蒙古女真还是别的什麽族都是大宋这棵树上的枝丫,等有朝一日番邦争着抢着要加入大宋,他们就能开创堪比盛唐的“万邦来朝”。

“如果让我爹听到你的远大志向,他会感动到哭出来。”太子殿下嘴上说他爹怎麽怎麽,实际上自己也开始畅享万邦来朝的盛况,“不说将来,就只现在,列祖列宗活回来都不能对我爹大声说话。”

苏景殊叹气,“为什麽我爹骂我的时候不管这些?”

太子殿下瞥了他一眼,“因为那是你亲爹。”

苏景殊:……

也是。

俩人在絮絮叨叨说着,送君千里终须别,太子殿下只能送到城门口两三里。

小夥伴以前上任说走就走了,这次去云州总有种不一样的感觉。

此去山高路远,他可怜的小夥伴孤身、额、虽然好多人陪着,但是怎麽看都不如留在京城按部就班的升迁来的安稳。

要不是真心为了大宋,谁会放着好日子不过全国各地的吃苦?

呜呜呜呜呜呜呜。

究竟谁规定的年轻人不能当宰相?大宋律法哪条写了年轻人不能当宰相?

苏景殊小声安慰,“殿下别担心,单纯就是因为您之前没送出城过。”

城门口人来人往热闹的很,那时候分别正好可以驱散离别之情,现在这离城门老远路上只有匆匆忙忙的行人马车,凄凉的感觉不上来才怪。

要不是因为走的是他,他能当场唱首《送别》来助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