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869(1 / 2)
几个,之後会不会还有人来不好说。
有道是一回生二回熟,但是穿越这种事情就算连续发生两次也没法熟。
真的穿了两次的苏某人如是道。
而且这次的世界观也不正经,七侠五义演完了,轮到了北宋末年的《水浒传》。
合理怀疑是他们家腿腿看了北宋末年和南宋初年的纪录片後怨念太强感动了上天,于是就直接把他们打包送到了《水浒传》的世界暴揍昏君。
问题是,直接把他们送到反贼方腊祭天的场合算怎麽回事?让在场百姓都相信他们是天降之人好将方腊取而代之?
也不是不行。
恢复年轻的小赵官家花了两三天时间了解现状,然後就在方腊攻打杭州城的时候把人弄死自个儿上位当老大。
如果真的是被逼造反的百姓也就算了,那方腊以鬼神之事诱逼良民造反,每到一处就烧杀抢掠,和贼匪进城也没什麽区别,这样的反贼头子还是死了好。
苏景殊:……
当过太子当过皇帝现在还要当个反贼过过瘾是吧?
小赵官家不管那麽多,来都来了,当然要防患于未然。
趁金人还没成气候先把昏君踹下去,等过几年金人打过来再发愁如何御敌就晚了。
苏景殊考过科举当过官,忽然从太平盛世换到王朝末年也跃跃欲试。
他们家腿腿没当过反贼头子不假,他自个儿也没造过反,来都来了当然得拳打昏君脚踢佞臣,不然都对不起被连着三个昏君折腾的家破人亡的百姓。
所以腿腿咱能放下资料专心办正事儿吗?
现在的朝廷就是个草台班子,梁山起义的消息传出来後无人在意,等起义军攻城陷地逢州破州遇府过府从山东打到河北才开始急,急就急吧数倍于贼的官兵还打不过贼,大宋朝廷的脸都被他们给丢尽了。
虽然现在的朝廷也没什麽脸面了吧,但是他们也不能坐视不管。
梁山衆人转战黄淮,方腊这边攻破处、秀、睦、歙、衢登州後直逼杭州,还没打到杭州城就开始琢磨如何烧杀抢掠以及折磨城中官员,真要让他们打下杭州後果不堪设想。
杭州的官员也没让他们失望,大军还没到城下知州通判就跑的一干二净。
就……
能主事的官员全跑了,军心民心齐齐涣散,偌大的城池就这麽从天上掉到了他们手上。
既然要当反贼那就当个出色的反贼,他们的造反队伍如今士气正盛,正是整顿内部奋发图强的好机会,不能拿下杭州就不动弹了。
小赵官家换个姿势,“不不不,不着急,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现在重要的不是打仗,而是搞明白一个问题。”
知府跑了,衙门里的官也没剩几个,穿越小分队嘎了方腊後便直接征用了杭州州衙当根据地。
州衙里的文书案卷很多,杭州城里的书坊也很多,这几天忙里偷闲看完本朝相关的书籍,越看越觉得不对劲。
这个世界竟然真的和光幕里说的那样离谱。
怎麽?他们千辛万苦缔造的太平盛世只能造福一个世界的百姓,换成昏君一折腾就是好几个世界?
这合适吗?
小赵官家很不满意,他决定挑战一下自我,这次没有亲爹给他打好的基础,他们努力从头开始缔造盛世。
那麽问题来了,是什麽原因导致这儿和他们那儿拥有同样的开局却打出了乱世後续?
展昭和白玉堂身手好去书坊搬了一摞又一摞书回来,苏轼对杭州州衙很熟悉,带着他弟把州衙里封存的文书案卷扒拉出来,几个人有空就看有空就看,具体原因不敢确定,但是他们可以看出来问题出在英宗朝。
英宗皇帝继位之前的记载和他们那儿差不多,都是仁宗皇帝没儿子惹出来的事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