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3(2 / 2)

加入书签

这次只是没有经验,下次他们听见动静就立刻往路边撤,绝对不给那些衙内“裹挟”他们的机会。

父子俩一路走回家,在开封府耽搁了那麽长时间,回到家中已是月上中天。

程夫人提灯站在大门口,看到儿子平安回来才松了口气。

苏景殊跑过去抱着娘亲撒娇,“娘,我没事,就是和雱哥儿走在路上的时候遇到国子学的衙内起争执被一起带到了开封府,被教育的是那些衙内,我和雱哥儿都没事。”

老苏在旁边作证,“夫人,景哥儿说的是真的。”

程夫人点点头,推开脏兮兮的小儿子温声道,“知道了知道了,快去洗洗换衣服,晚上好好歇息,明日还要早起上学。”

“娘,您嫌弃我呜呜呜呜。”苏景殊故作伤心,捧着心口摇摇欲坠,看到他娘擡手要敲他脑壳,立刻恢复正常扭头就跑。

洗漱换衣,上床睡觉。

第二天一早,小小苏精神满满起床,带上早饭路上吃,路过王家接上王雱,走到太学门口正好吃完。

王雱吃的心满意足,对太学的饭也充满期待,“听说太学的肉馒头非常好吃,连官家都夸过,我爹没上过太学,今天晚上要带回去给他和娘亲尝尝。”

苏景殊眼睛一亮,美滋滋的说道,“巧了,我爹年龄超了,他也没上过太学。”

第15章

*

北宋的馒头和後世的馒头不一样,这年头的馒头带馅儿,按照後世的分类应该叫包子,肉馒头就是肉包子。

太学的肉馒头皮薄馅大,有羊肉、笋肉、笋丝、鱼肉、蟹黄、蟹肉等各种内陷,哪天食堂门口挂上“今日吃馒头”的牌子,到了饭点去打饭都得靠抢。

苏景殊和王雱念着食堂的美味肉馒头,路过食堂的时候特意去看了一眼,看到今天真的吃馒头後惊喜不已。

大厨肯定是看他们都是新生没见识过太学的好东西,所以开学这几天要把拿手好活儿亮出来。

显然,期待着太学招牌肉馒头的不只他们俩,所有路过食堂的学子看到木牌上写着的“今日吃馒头”後都激动的不行。

太学生们精神满满,充满求知欲的眼睛把今日上课的直讲看的心花怒放。

太学和国子学原本在一处,这些年学生变多才分成两个学堂,虽说变成了两处,但是直讲教授依旧还是那些人。

国子监是大宋的最高学府,重要性不言而喻,选用直讲的要求堪称严苛。

要“儒术该博,士行端良”,品行学问都不能差,还要“深明经义,长于讲说,历任无入己赃罪者”,有犯罪记录不得入内,皇佑四年官家还下诏规定年四十以上者才能来国子监任直讲。

四五十岁年过半百正是喜欢感概人生的时候,在国子学看着那群衙内虚度光阴跟受刑一样,再到太学简直不要太享受。

看这一双双明亮的眼睛,这才是国之栋梁该有的样子。

钟声响起,头发花白的老直讲心满意足的合上书卷宣布下课,他前边刚走,屋里的学生就全冲了出去。

为了肉馒头,冲呀——

两个小短腿跑起来不比大他们五六七八岁的青年慢,甚至因为频率高率先冲进食堂,“叔,要四个肉馒头!”

打饭的大叔动作利落,接过餐盘就是夸夸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