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50(1 / 2)

加入书签

了。”

他们要是年轻十岁他们也执着,景哥儿一看就没吃过苦,又正是长身体的年纪,执着于好吃的饭菜很正常。

周勤对此不置可否,太学的学生家境普遍不好,以他对他们那位小同窗的了解,他绝不会在大家夥儿都不乐意的情况下非要干什麽,尤其这事儿真的有点损。

除非那小子有把握接下来几年都能改善太学的夥食。

周勤眼睛发亮。

以他们景哥儿的本事,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

苏景殊着急回家,并不知道已经有聪明同窗将他的小九九猜了出来。

放榜是大日子,除了去贡院看榜单的三兄弟,苏家所有人都整整齐齐待在家里等结果。

指望大苏小苏小小苏看了榜单立刻回家有点难,兄弟三个中与不中要和同窗同年寒暄,不如派个小厮去贡院守着。

所以即便苏景殊没怎麽在酒楼耽搁,他急忙忙赶回家的时候家里也已经知道了两个哥哥都榜上有名。

小厮专业打探消息,两个哥哥哪一门第几名前後左右都是谁知道的比他都清楚,弄得他回家也不好显摆消息灵通。

程夫人和闺女儿媳坐在外面的亭子里,眉开眼笑都高兴的很。

苏八娘瞧见小弟回来,给他指指院里溜达的老爹,然後继续商量今天晚上要怎麽庆祝。

老苏体验谢安“小儿辈大破贼”的愿望达成,心情复杂颇为感慨,“莫道登科易,老夫如登天。莫道登科难,小儿如拾芥。”

苏景殊拉着他们家老爹坐下,非常认真的建议道,“爹,这一届欧阳公当主考官好像有意改变朝廷的取士之法,您要是实在放不下,到时候咱们爷儿俩一起下场也行。”

上次这麽说是闹着玩,这次可不是。

说真的,他们家老爹的策论写的不差,是欧阳修鉴定过的有才能之人。

看今年这情况,二哥诗赋不合格都中了,可见朝廷的确有意改变取士的侧重点。

省试不再偏重诗赋的话,老爹下场没准儿真的能大有成就。

“还是别了,放过爹这把老骨头吧。”苏洵笑道,收拾收拾心情开始挑刺儿,“你三哥考前紧张,排名靠後尚在意料之中,你二哥该吃吃该睡睡万事不愁,排名怎的也如此靠後?”

苏景殊劝道,“能考中已经很不错了爹。”

这届春闱一共取了三百八十八名进士,能在七八千个举人里考到前三百八十八不容易,别看排名不好看,得看竞争对手有多棘手。

春闱汇聚全大宋的英才,哥哥们厉害着呢。

金榜名单三百八十八人,只有他们家二哥一个偏科偏到有一门不及格,就这都能中还有什麽不满意?

苏洵心道也是,能考中已经很不容易,他一个连考几次都没考中的说那麽多干什麽?

两个儿子一起高中,老苏心里着实松了口气,直到放榜的前一刻,他都在担心俩儿子会重蹈他的旧辙。

如今的士子喜欢创作险怪奇涩之文,幸而欧阳公提倡平实文风,否则两个儿子怕是连金榜的尾巴也够不着。

还有小儿子,臭小子是他啓的蒙,身上的毛病和他如出一辙,如果没有欧阳公扭转朝廷取士的侧重,这小子才最可能和他一样屡试不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