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81(2 / 2)

加入书签

但是这也意味着,禁军之中也有鬼樊楼的常客。

权贵之中买卖奴婢可以以後再处置,衙门禁军混入此等丧尽天良之辈绝不能容。

这个便宜行事的权利包拯也不是非要不可,不管有没有这个权利,他都不会放过那些曾去鬼樊楼寻欢作乐的人。

包拯为人如何皇帝非常清楚,事到如今,想让他虎头蛇尾结束几乎不可能,看其他几个人的意思,显然也是要继续追究的意思。

皇帝叹了口气,既然如此,那就继续追究吧,只希望包拯不要把全京城的权贵都关进开封府的大牢。

朝廷需要官员来处理朝政,大牢里没法干活。

包拯郑重起身,“臣包拯代京城百姓多谢官家仁德。”

他们商议的时候场面如何混乱不重要,重要的是最後的结果,只要官家同意继续追查,京城就会有无数百姓对天子感恩戴德。

百姓要的很简单,就是安安稳稳的过日子。

京城没了无忧洞这个贼窝,外城的百姓出门都能安心不少。

皇帝本来还在担心宗室的糟心事,想到百姓面上也多了些笑意,“此事有赖包卿筹谋,朕不敢居功。”

说起来,包卿奏折中提到的那位苏家小郎应要重赏才是。

若非他被迷进无忧洞,无忧洞里的亡命之徒不会连夜聚在一起找真凶。他们没有聚在一起的话,围剿的时候便会有无辜受害者丧生。

最重要的是,那小郎君的记性宛如妖孽,只去一趟就能画出里面的地图。

那张图他看了,都水监的官员拿着工具去画都不敢说能画那麽精准,给他们十天半个月他们也画不出来,而那小郎只花了半天时间就画了出来。

只记性好也就罢了,那孩子小小年纪便考入太学名列前茅,若无意外将来也能金榜高中。

有此天才,真乃大宋之幸。

包拯叹息,“苏小郎的确天纵之才,只是这次在地下水渠待的时间太长,又强忍惊惧画下无忧洞的舆图,这几日松懈下来後便一病不起,也不知何时能好。”

皇帝眼皮一跳,“朕派太医随包卿前去诊治,断不可让那苏小郎病出好歹。”

先帝曾以神童召试赐晏殊晏相公进士出身,此後晏相公平步青云官至宰相,至今提起仍是美谈。

他年过半百还未曾发现能和晏相公比肩的神童,好不容易出了个苏家小郎,可不敢让他出事。

快快快,太医院的太医都跟包卿去给苏小郎诊治,谁擅长治苏小郎的病谁留下,等苏小郎病好再回宫复命。

整个太医院都去!宫里一个不留!

记住!宫里一个都不用留!

殿中衆人:……

为什麽感觉官家是为了打发包拯走才这麽着急?

不管怎麽说,有太医跟着回去总不是坏事。

几位老臣行礼退下,走到宫门口时,庞太师拦下包拯问道,“苏小郎,可是上次在开封府见到的那位小郎?”

包拯点头,“正是。”

庞太师叹了口气,看看人家孩子,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