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8(2 / 2)
连重建皇宫的钱都要这麽省,他这个皇帝是不是太惨了点儿?
赵仲针听着朝臣们说国库空虚也觉得他爹很惨,别人当皇帝都是想干什麽就干什麽,到他爹当皇帝却连个能住的皇宫都没有,“我爹爹真是太难了。”
苏景殊对此持有不同意见,他觉得京郊别院住起来比皇宫更舒服,但是他不敢说,而且身为皇帝却没有皇宫能住的确不像那麽回事儿,这麽一想他们官家的确挺难。
没办法,太祖太宗太坑子孙。
小小苏摇摇头,继续竖起耳朵听旁边的大臣们说话。
刚才是取消岁币,现在已经进行到了收复燕云十六州,看来他们大宋的武德还是挺充沛的嘛。
如果不把功劳都归在虚无缥缈的神仙身上就更好了。
“小郎,你觉得大宋能要回燕云吗?”赵仲针小声问道,“燕云十六州的百姓在辽国的治理下已有百年,契丹人对那边因俗而治,百姓自诩辽人而非宋人。大宋觉得燕云十六州的百姓时刻盼望着重归中原统治,没准儿那边的百姓不这麽想。”
苏景殊搓搓下巴,若有所思的点点头,“的确是个问题。”
燕云十六州的位置太过重要,辽国为了拉拢民心时常减免赋税,百姓看的是到手的好处而不是画出来的大饼,要是大宋的百姓过的还不如辽国统治下的燕云十六州,燕云十六州的百姓肯定不乐意回来。
博弈只在上层,基层百姓都只想安稳过日子。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别管是汉人还是契丹人,肯定都是哪儿过得好往哪儿去。
不过这些问题官家和相公们应该会考虑到,他们发愁也没有用。
官家想要收回燕云,在收回来之前肯定会商量好怎麽治理那些刚收复回来的百姓,反正为了稳定民心政策肯定不会比辽国差,不然百姓全拖家带口跑到辽国治理的地盘儿大宋也脸上无光是不是?
但是燕云十六州的百姓过的太好,原本大宋境内的百姓过的不好也不行,不患寡而患不均,原本大宋境内的百姓可以看在那边被契丹人统治欺压百年的份儿上让他们一让,不代表可以眼睁睁看着他们吃糠咽菜而那边能吃香的喝辣的。
所以在收复燕云十六州之前,大宋的百姓也得能过上好日子,这样才能减少两边百姓的矛盾让燕云十六州感受到回家的温暖。
逻辑通。
赵仲针觉得这话很有道理,但是仔细一想又觉得有点怪怪的,可哪里奇怪他也想不出来,于是又问道,“大宋的百姓过的很不好吗?”
苏景殊顿了一下,很是委婉的说道,“应该没有辽国治下的燕云十六州过的好。”
燕云一带和中原接壤,在石敬瑭将那些地方割让给契丹之前,那边一直归中原王朝统治,还有大量前些朝代遗留下来的防御北方外族南下的关隘,和北方草原相比富庶的很。
辽国拿到燕云十六州後立刻将幽州设为南京当做陪都,那地方是契丹人南下窥探中原的前沿阵地,也是抵抗中原北伐的咽喉之地,辽国皇帝又不是傻子,为了让燕云十六州彻底成为他们契丹人的地盘肯定费尽心机。
其实百姓要的也不多,只大宋增税他们减税这一点就足以让大部分百姓都站辽国。
小光国公刚才也说了,辽国在燕云十六州因俗而治,如今距离石敬瑭割地已有一百二十年,一百二十年的时间足够民间五世同堂了,那边已经全部都是接受辽国统治长大的百姓,没准儿在他们眼里大宋才是侵略者。
等等,怎麽越说越觉得像湾湾和大陆?
小小苏睁大眼睛,刚才是没想起来,现在想起来怎麽看既视感怎麽强。
刚才几位相公说燕云十六州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