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12(2 / 2)

加入书签

不用上学,不用背书,不用做文章。

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

嗨呀,要是後半辈子能过上这种日子,他烧香拜佛也得求神仙让他下辈子继续当人。

苏景殊煞有其事的担起老夫子的职责,“年轻人不能那麽惫懒,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後天下之乐而乐,为大宋之崛起而读书,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好了好了,我不说了,求你闭嘴。”周青松捂住耳朵,不想听小同窗滋儿哇滋儿哇滋儿哇。

他就是做个白日梦而已,说几句而已,又不是从此弃文从懒,那麽较真干什麽?

苏小郎挽回一局高兴的很,拽着倒霉蛋同窗吧啦吧啦好一通输出,把他知道的为国为民的诗词全部背了一遍才罢休。

也许其中掺了几句这个时代没有的诗词,不过没关系,反正嗷嗷乱叫的青松兄已经听的晕头转向只想撞墙,根本听不出他哪儿说的不对劲。

两个人一边拌嘴一边往前走,走到城里最大的酒楼前齐齐“哇”了一声,不用商量直接往里钻。

京城里这样的酒楼遍地都是,但是不耽误他们在京城外面见到後惊为天店。

出门溜达了那麽久,中午吃的都消化光了,正好再来点下午茶。

两个人都不缺钱,进店之後在大堂找个位置坐下,直接让小二将店里的招牌全部呈上来。

让他们尝尝祥符县的特産口味如何。

这个点儿店里人不多,厨房出菜也快,不多时他们点的菜就全部备齐,热气腾腾的一桌子菜比中午在县衙里吃的还要丰盛。

齐活,开动。

两个人大快朵颐,门口附近的桌子也坐上了客人,和他们俩一样一大一小,背着书箱带着行囊,看打扮像是书生和书童。

官家要地方准备明年秋闱的消息刚发下去不久,连秋闱还没开始,根本不是进京赶考的时候。

那两个劫匪说他们在路上蹲点准备劫进京赶考的书生,一听就知道不是读书人。

明年秋闱成绩出来才是举子大批进京赶考的时候,现在蹲什麽都蹲不着,妥妥在胡说八道。

周青松觉得那俩人可能在中牟有亲戚,他们的亲戚是地痞流氓要麽被杀要麽被流放,他们俩为了给亲戚报仇才特意在祥符境内蹲点。

没有什麽进京赶考的书生和书童,有的只有他和倒霉小同窗两个仇家。

他觉得他猜的九成九就是真相,不知道县衙那边能审出些什麽。

原本觉得这个时间点没有进京赶考的书生,没想到还真有。

这是户籍在京城但是人不在京城常驻,特意回到原籍准备明年秋闱的?

周青松猜不出是什麽情况索性不猜,幸好他们是太学的学生,秋闱时可以凭借太学的成绩在京城参加考试。

要是所有考生都得回原籍的话,他家在中牟还好,小同窗这老家在蜀中的还得大老远回蜀中考试,想想就折腾。

千里迢迢回原籍参加秋闱,考中之後再千里迢迢回京城参加春闱,只路上就得花好几个月,肯定不如在家或者在书院复习考的好。

幸好他们是太学生。

周青松小声说话,不敢让门口那位需要长途奔波的书生听到,他们的话不礼貌,被听到了容易起冲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