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74(1 / 2)

加入书签

索性将他们一撸到底,全都回家种地得了。

到时候大家种地过不下去落草为寇,朝廷自己想办法平乱去吧。

朝廷平乱很多时候都是靠招安,招安之後匪就成了兵。

以後没有兵,看看饱读诗书的文人相公能不能以理服人。

包大人明鉴,朝廷再这麽下去,武将就真的没活路了。

狄大元帅悲从中来,要不是旁边的人有点多房门也没有关,他能直接抱着包大人的腿哭。

包大人!他们武将真的好惨啊!

包拯:……

包大人无奈叹气,朝廷重文轻武是开国时留下的旧制,和他哭没有用。

不过他可以给狄大元帅透个消息,朝廷准备改军制,按照韩琦韩相公的设想,今後军中不会再兵不知将将不识兵,士兵也不用再隔几年就天南海北的换驻地,但是有一点不能改,军中依旧得有监军。

狄将军忠心耿耿绝无二心,大宋武将那麽多,谁能保证别的武将也忠心耿耿没有二心?

过度打压武将不好,放纵武将掌权更不好,唐末五代的教训近在眼前,狄将军就是哭死在官家面前也没有取消监军的可能。

监军不是大宋独有,早在汉朝就有类似的制度,最初是御史监军,到唐玄宗时啓用宦官监军,此後宦官监军就成了定制。

比起文官,宦官更容易掌控。

宦官监军可以避免御史职务过低无法监督高级将领的弊端,以卑制尊的法子听上去非常完美,但是在实际过程中很难有效的实行监察。

御史也是大臣,也有和将领勾结叛乱的可能,而太监效忠的对象只有皇帝一人,一般情况下不用担心他们和将领勾结。

想想也知道不可能。

是人就有私心,开始时看不出坏处,时间长了就能看出来了。

皇帝觉得太监不会背叛他,殊不知宦官专权乱政的时候甚至能废立皇帝。

大宋部分的继承了唐朝的制度,但也懂得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所以本朝不光有宦官监军、文官监军,还有都监、走马承受、兵马都钤辖等其他名目的监军,不管怎麽说,朝廷绝对不会放松对武将的控制。

太祖皇帝在平定天下的时候就已经啓用宦官监军,很多宦官不仅能随军监视将领还能上阵杀敌,带兵出征的本事并不比正经武将差多少。

唐朝後期宦官专权乱政废立皇帝,前车之鉴後事之师,大宋为了不重蹈覆辙,从太祖皇帝时就严防宦官乱政的局面。

宫中宦官数量不得超过五十人,被派去军中充任监军也是临时的差事,平时州县有都监、走马承受、兵马都钤辖等常驻的监军,仗一打完宦官监军的权利就没有了。

文臣监军也是如此,多是打仗时临时加派的差事,平时的监军另有其人。

北边和辽国接壤的州县几十年没有开战,也就几十年没有再派宦官和文臣充当监军,西北这些年战事未停,所以朝廷派去的监军一直没断过。

都是文臣,没有宦官。

大宋的宦官没法专权,因为他们上头还压着朝中衆臣,当然,主要是文臣。

宦官专权和武将拥兵自重都是大忌,文臣除了压制武将,也不会让宦官蹦跶的太厉害。

政事堂有权过问内廷事务,包括宦官的任用和升迁。

前些年朝廷对战西夏三川口、好水川、定川寨连败,监军宦官黄德和临阵脱逃,当时仁宗皇帝就犹豫要不要禁止宦官监军,问到政事堂的时候,吕夷简吕相公直接一步以退为进直接让宦官主动请求不再出任监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