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27(1 / 2)

加入书签

还是前往了肥下,而在这之后···三十万大军·····

这是今天听到的最糟糕的事情了。

如此多的兵力的损失,实在是让这位君王感到难以接受。

大殿外,诺大的章台宫中几道身影匆忙地赶来,少年人修长的腿频繁的更替,将漫长的宫中道路缩短成脚下几个跨步的距离。

一只温暖的手越过众人,握住了嬴政,给予他包含力量的支撑。

嬴政抿着唇,脸上的表情是说不出的烦闷,他抬起头:“奉常来了?”

入眼的却并非宫中的那几个头发花白的老人,而是个随着年龄的增长,生得越发俊美的少年。

同样穿着玄黑衣袍,身量日益变高,骨架子也逐渐变宽的少年人轻皱着眉眼,视线落在了嬴政的脸上,口中唤了一声“父王”。

“原是你来了,”嬴政想要站起,示意自己的身体无恙,“不必担心,寡人无事。”

只要足够坚强,不论面对什么样的噩耗,人总是能够挺过来的,但扶苏并不想看着自己的父亲强装出波澜不惊的样子。

而给予安慰,传递力量则是他最应该做的事。

将总是为江山事物所辛劳疲惫的君王按到椅子上,扶苏又唤了第二声“父王”,他抓着嬴政的手,说出了一天中最好的消息,“阿黎她离开了王翦将军的军营,带着蒙恬将军的儿子,蒙野所在的部队连夜赶往了宜安。”

这算是一个好消息吗?

可能在如此岌岌可危的情况下,算是一个好消息了。

原本有气无力地即将接受秦国马上就要损失三十万军队的嬴政霍然抬头,手不自觉的用力抓紧:“什么?你说什么?”

“赵黎她带着人,赶去宜安了?”

点点希望从眼底升起,就像是浮上水面的救命稻草般被抓在了手里。

君王猛然起身,在殿内走了几个来回,待那点子看到事情峰回路转的希望重新冷静下来后,又站定问道:“她从原先的韩国那边过去,能来得及?”

扶苏绷着脸,压着心底对少女的各种担忧,说出了根据基本事实作出的理性推断:“她骑着能够赢过盗倜的千里马,身边也没有什么累赘繁多的人手,仅有蒙野的一队人马。所以——”

“所以她很有可能赶得上这场战役!”

嬴政这才不再抑制心底的喜悦,连带着英俊的脸上也显露出了些许喜色。

当然,经过桓齮和派出的精锐部队两相失利的事情,他对这场战事的态度也并没有特别乐观,更何况:“还有一个问题,她身边只带了那么丁点人,如何反败为胜?”

整个秦国最为尊崇的父子面面相觑。

嬴政这句话,与其说是在问扶苏,不如说是在问他自己。

这么点人手,几乎就是杯水车薪,于一场浩瀚宏达,两军对战的人数面来到了几十多万起步的征战来说,根本就与螳臂当车无异!

赵黎,还有她所带领的那个十人小队,当真能够在这次的战争中取得胜利?

扶苏深深吸了一口气。

嬴政的问题同样触动到了他心底深处所藏着的担忧,如果少女不能赢下这场战役的话,说不定,连带着她年轻的生命都要一并赔进去。

眼前浮现昔日两人和乐融融,共处一堂的画面,一柄冰冷无情的兵器却徒然伸出,狠狠挥下,将两人站立的地方斩断分割成两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