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8(2 / 2)
“我朝南方地势偏低,常年遭受水患之害,朝廷虽有心修建水利治理,但奈何种种原因不得实施,只能年年派遣官员前往赈灾,治标不治本。”
“尔等新科进士大多来自民间,深知百姓民情,不知对此事有何看法?”
这问题出来,原本跃跃欲试的新科学子们顿时全都丧了脸。
南方水患这个问题存在多年,连朝中无数当官多年的老臣,都没能想到解决办法,他们这群嫩瓜蛋子能有什么办法?
其实最好的主意,肯定就是兴修水利工程。
但如今的建筑技术有限,想要大规模兴修水利,其消耗的人力财力物力,根本不是现在朝廷能够承受的。
毕竟楚国还有好几个边疆外敌,国库大半银子都花在了边疆军队上,实在拿不出太多银子做其它事情。
别说新科学子们苦着脸。
就连大臣们都面面相觑,有些想不明白,陛下为什么把这种难题拿出来。
难不成是对今年的考生们不满?
不应该啊,听说陛下看过今年考生们的试卷后,好几次龙心大悦呢!
所有人都在愁思。
只有谢文彦能露出笑容了。
原因无它。
因为自从上回在寺庙中,与乾元帝相谈甚欢后,他和乾元帝就一直保持着通信状态,聊天内容中便涉及过南方水患的问题。
他当时在回信中透露过,自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那么毫无疑问,乾元帝现在把问题抛出来,完全是在给他造势。
—
既然青云梯都搭好了,谢文彦自然要接住。
他等了一下,见确实没有学子愿意出来,这才恭敬开口。
“回陛下,针对南方水患,学生倒是有一点拙见。”
此话一出,众人皆惊。
尤其是朝中的大臣,看向谢文彦都不知道是该震惊好,还是该嘲笑他黄毛小儿自持甚高好。
今天可是殿试,他若开口后说不出个令人拍案叫绝的计策,那不仅是把自己之前积累的才名往地上踩,还要落得个急功近利的评价。
他们这么多老臣,这么多年都没能解决的问题,这小子跳出来说自己有办法,真是显得他了!
其余考生们心里也又嘲笑又佩服。
嘲笑的是谢文彦仗着有几分才学,就真觉得自己要上天了;
佩服的是谢文彦勇气可嘉,真是计策都敢献啊。
只有霍明朗、封祁瑞、赵洪章、周云庆四个了解谢文彦的人,满心喜悦怦怦跳。
暗道谢兄不会真有法子吧?
若真被谢兄解决了南方水患问题,谢兄定能名声大噪,青云直上,他们也能跟着喝汤了。
而谢文彦也确实有一个不错的办法。
他站出来拱手道。
“陛下,想要解决南方水患,最根本的办法只有兴修水利,但学生也知道,以朝廷目前国库的税收,恐怕难以支持此事,所以学生觉得,不如另辟蹊径。”
“哦,如何另辟蹊径?你且细细说来。”
乾元帝表情看不出喜怒,可语气还是能够听出他并未生气。
大臣们虽觉得谢文彦是个有点才华,就不知好歹卖弄的显眼包,但还是竖起耳朵认真听着。
因为经过之前南安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