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9(1 / 2)
过,我们现在势力和人手确实太少了,借力打力终究不是个长远之事,还得劳累夫郎多多替为夫培养些得用的人手。”
“夫君不必忧心,这些我心中都有数,你在外面定要多加谨慎些,官场中都是人精子,常言总道人外有人,咱们不可自大。”
乔玉景忧心忡忡提醒。
他相信夫君的能力,但凡事没有万无一失,总要时刻谨记小心才是。
“我明白,夫郎莫要担心……”
谢文彦抱着爱人眉目舒展。
曾经一个人经历风雨不觉得有什么不好,如今有了夫郎的关怀,他才知道身边有个贴心相伴的人,原是如此美好。
……
礼部的官员大变动结束。
但谢文彦在礼部的动作却还没完,他如今只不过是浑水摸鱼,完成了人手安插的布局而已,那些想要抢他在解决南方水患上功劳的官员还没收拾呢。
立庙筹银这件事,能够捞的好处实在太多了。
凭什么他想出来的办法,别人能吃肉,他却只能喝汤?
就算他不能拿到最大的利益,也绝对不能太便宜了别人,否则众人觉得他好欺负,日后可不会当他是一回事。
于是。
在《立庙筹银章程》商议完之前,谢文彦找到礼部尚书建议。
“尚书大人,请恕下官冒昧一言。下官觉得咱们目前商议出来,以德行挑选捐银立庙之人,实在有些不太妥当。”
“哦,谢编撰有何高见?”
礼部尚书闻言,倒没有不愉,很是感兴趣追问。
因为他也不太满意如今商量的结果!
按照众人决定的章程,什么以德行挑选捐银立庙之人,根本就是以一群官员的意愿分配利益,毕竟德行的定义太笼统,有太多操作空间。
礼部尚书不反对大家分配利益,可问题是,他在这次的利益分配中处于下风,到手的好处实在不如预期,心中很是不服气。
若有机会挽救,他自然是顺水推舟!
谢文彦心知肚明微笑道。
“尚书大人过赞,算不得什么高见,不过是微臣一点小小想法而已。微臣觉得以德行来决断立庙人选,实在有些欠缺公平。”
“毕竟每个人的想法不同,如何才能让所有人都心服口服,来判断一个人的德行呢?而且临时抱佛脚,花银子作假名声之事,也防不胜防……”
“微臣觉得,与其造成后续诸多麻烦,不如直接暗标。”
礼部尚书兴致盎然,“何为暗标?”
“暗标,顾名思义暗中竞标。我们可以先挑选出一批乐善好施的官员和富商,授予参加资格请帖……”
“然后再让这些人,把自己愿意捐献的银钱数目写下来,投于暗箱之中,最后我们过目,让捐银者最多的人获得立庙资格。”
“如此公平公正,便不会引起落选者埋怨,闹出各种事端。”
伴随着谢文彦解释,礼部尚书整双眼睛都亮了。
天老爷。
若是如此操作,那此事几乎九成的好处,都在他手中啊。
毕竟暗箱投标最后公布结果的是他,到底谁入选,还不是他一句话的问题。
届时所有人都会来讨好他。
难怪陛下喜欢谢编撰,这小子真他娘的是个机灵鬼!
“好好好,此计甚妙,谢编撰当立大功。”
礼部尚书高兴拍拍谢文彦肩膀。
然后第二日在早朝上,就把原本众官员商量出来的结果,以及暗标这个提议,都说了出来给陛下做选择。
乾元帝能怎么选择?
当然是选择暗标这个对自己最有利的办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