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23(2 / 2)

加入书签

大内的宫宴虽有百余种菜肴,但谈不上多好吃,尤其坐下来吃饭前还要观大傩仪、封赏典礼、等各国使臣进贡品,不冻僵了才怪呢。

幸好今日沈记还开着门。

岳腾与郗飞景都闻到了灶房里飘出的愈发浓郁的鱼汤味道了,郗飞景笑道:“你念念不忘的鱼头豆腐汤可算出锅了。”

随着他这句话,通向后堂的门帘子被沈渺掀了起来,她端着一个带盖的大砂锅出来,身后济哥儿端了个能放在桌上的小泥炉子,里头已经点了两块炭,红红的烧得正旺呢。

沈渺让济哥儿先把炉子搁在桌上,才将砂锅放上去,她笑道:“冬日里这样煨着吃,才更好吃。”

说着,掀开了砂锅盖子。

一阵鲜香扑鼻的热气蒸腾而出,锅里熬得奶白浓郁的鱼汤还在小沸,白白嫩嫩的豆腐切得一块块方方正正,个大肥美的鲢鱼头煎得微焦,劈成两半卧在咕嘟咕嘟的汤里,已炖得酥烂。

岳腾不住地咽唾沫。

沈渺又回灶房里端出两大碗米饭来:“这汤单喝、泡饭都好吃。米饭倒进锅里,片刻便成鱼鲜粥了,也很美味。”

郗飞景此时再看沈渺,已带着看自家人一般的慈爱了,伸手接过饭时,还笑眯眯夸奖了一句:“沈娘子真能干,今日劳累你了,正月里你应当要歇息的。倒叫我二人搅了。”

沈渺笑道:“不劳累,今儿本就要预备年菜,顺手的事。”顿了顿,她又道,“我正月里也开门做生意呢,若是合口味,二位得空可以再来吃。”

郗飞景惊讶:“沈娘子连正月也不歇吗?”

汴京城的正月与其他地方不同,来往的商贾、他乡的旅人都离开了,而朝廷又有律令规定:“元日、寒食、冬至、天庆节、上元节各给假七日”。各地州府官吏、私塾、书院、府学县学都会在几个大节封印休沐。

因此,各品级官员差不多能从正月初一陆续歇到十五过后。外地官员会趁机返乡,本地官吏会出门游玩、寻亲访友。上有所行下必效之,民间便也有了将近上元节才复工开张的习俗了。

说起来大宋各类假期是真多啊,一年下来,放七日的便有五个大节,放三日的有七个节,放一日的有二十一个节,不算官员每月休沐的日子,大宋光是法定节假日便有113天了,还是不用调休的。

正月里,卖花灯、烟火爆竹、糕饼果脯、鲜花鲜果的铺子大多客满盈门,但沈渺这样卖汤饼吃食的,即便铺子开着,也没什么生意。

家家户户都有剩菜呢,听顾婶娘说年夜饭铆足了劲做,时常一盆笋干香菇焖红烧肉,从初一吃到初七都还没吃完。

这时候各家拜贴也多,还要到亲戚家吃、友人家吃,哪有空出来吃汤饼?倒是烤鸭因方便外带,又卖相好看,冷吃热吃都是一道好菜,每日还是能卖得精光。

沈渺想到这里,含笑答道:“奴家家小人少,实在歇不来这么些日子。”

有些大族正月里拜年请客能忙一个来月都忙不完,但对沈渺这样没有娘家、没有夫家的人来说,过完除夕和初一上午,便彻底开始闲了。让她一路闲到正月十五,她真怕自己闲到长毛。

所以么,即便没什么客流,她也打算接些操办宴席的活儿。闲着也是闲着,不如上门做菜。

另外,她其实还有些新鲜念头琢磨好久了,是从济哥儿那得到的灵感,只是还在脑中酝酿,尚不大成熟,故而还未实施。

郗飞景捧着碗喝汤,满嘴鲜香,一面感叹难得喝到这样汤鲜肉嫩的鱼汤,连他这个不大爱吃鱼的都吃得觉着好;一面又想,怪不得沈娘子能入纯钧的眼呢。

纯钧是最喜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