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80(1 / 2)

加入书签

是沈家阿姊想出来的点子,结果却被他们拿去挣银钱。”

沈渺笑道:“他们做得也不一样啊,没事的。”

她心里倒没有不舒服,反倒感叹,真是不能小看大宋商贩推陈出新的能力啊,这里不愧是以商业闻名的朝代。汴京城其实各行各业竞争都不小,尤其是内城,街市上鳞次栉比全是商铺,卖什么的都有。

沈渺团膳能做得起来便是找准了定位,外城这些开这种棚子团膳也是如此。

想到这里,她又想到了康记。

这几日出门买菜时,有时路过康记的铺子,她也会驻足停下来看一看。那铺子门板上还贴着招租的红纸,看来还没租出去。

沈渺仰起头看得入神,康记的铺子虽说有点旧,但是占地广,比她两个铺子合起来都要大,而且还是两层楼。铺子背后便临着汴河,二楼有违章搭建出来的露台,能站在上头眺望江景。

这样好地段的铺子租起来一定价格不菲。

若是沈渺,这么大的铺子便绝不会做什么亲民的汤饼生意。其实当初康掌柜就应当下血本把这铺子装修得华丽一些,定位不敢比樊楼,也该比汴京城中的那“七十二家正店”吧?

不过也可能是康掌柜没能取得正店招牌的原因。这东西不太好弄。

宋朝是榷酒制度,只有出钱买了官府酒曲的“正店”才能酿酒售卖。其他农户、百姓、官宦和宗室人家酿的酒不可出售只能自饮。

譬如顾家的小酒坊便挂着已斑驳的“正店”牌子,这是他们家祖传下来最值钱的东西——说明他们家原本也是经过官府许可能酿酒的正店酒户。

之前沈渺便听李婶娘说过,顾家以前是巷子里最富有的人家,铺子都有三四间,城郊还有一大片田地。但是顾家祖父脑壳昏了,偏疼烂赌的小儿子,也就是顾屠苏的小叔。家业被败光了不说,顾小叔被赌坊逼债而死,后来顾祖父自己也叫气死了。

顾叔父接过酒坊时,只剩了如今这一间小铺子、一缸子酒曲和一屁股债。顾家现在都还紧巴巴地守着这小铺子,也不知债还完了没有。

总之,沈渺先前便觉着康记的经营定位好似有点不合理。卖汤饼真需要用这么大铺子吗?包括后来康记学着弄团膳也是,有点稀里糊涂就赶鸭子上架似的。不过现今人家都不开了,沈渺心里再多主意也算马后炮了。

“嗳?这不是沈娘子吗?”

身后传来一声惊喜的呼唤声。

沈渺一回头,就看到了腰上挂着一大串钥匙、走路丁零当啷响的药罗葛。

他笑眯眯地迎上来:“沈娘子想进去看看吗?我正好带了房主交托的钥匙呢。”

沈渺直摆手:“不了不了,我可租不起。”

“一个月也就三十贯嘛。”

沈渺一噎:“也就?这也太贵了!”

药罗葛笑容不变:“沈娘子嫌贵的话我是不信的。沈娘子生意兴隆,想来几日就挣回来了?”

财哪能露白?沈渺当即撇了撇嘴,否认道:“胡说,哪儿有这样天上掉铜子的好事?你快告诉我,我立刻背上麻袋就捡去。”

“那沈娘子站在此处做什么?”药罗葛怪道。

沈渺便趁机和他打听康记关张的原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