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93(2 / 2)

加入书签

平日里不收礼品就算了,过年还不收就不太好了。收了回礼了,也挑不出什么错处。虞澜意回到屋子里,他磨磨蹭蹭的从床头柜里又拿了画册来看,心里念着,也馋。

但一想到郑山辞的物件,心就冷了。还有这寒天腊月的,他一点也不想动。

……

郑山辞让朱典史带人在破庙里埋伏,让人放哨。等夜幕降临,他们就去破庙的把戚县丞金银运走。在破庙里什么也没有,郑山辞猜想是在地下,他看破庙里的佛陀的手臂是光洁的,没有什么灰尘。他心中一动,扶着佛陀的手臂转了转,佛陀底下出现了一个通道。

朱典史让衙役先进去。

“郑大人、朱大人,里面全是箱子。”

朱典史:“把箱子抬上来。”

衙役们应了一声,足足有十个箱子,郑山辞示意一个衙役把其中一个箱子打开。衙役用锤子把锁锤开了,箱子一打开全是银子。

郑山辞:“另一个箱子打开瞧瞧。”

衙役们吞了一口唾沫,依言把另一个箱子打开,全是珠宝首饰。这余下的八个箱子自是不必说了,应该相差不大。

“把这些全抬到衙门的库房里去。”

“是,郑大人。”

这么些钱财决非一日之功,想来也是戚县丞攒了许久的赃款。郑山辞正犯愁银子的事,戚县丞就撞他手上来了,郑山辞心情大好。

朱典史低声道:“郑大人,我们这般张扬的抬回去,这不是打草惊蛇么?”

郑山辞却是敞亮的:“朱大人,你看这么些金银,谁敢来找县衙里要。只说是破庙底下挖掘出来的,全当充公了。”

要是有人敢来认领金银,郑山辞就敢顺藤摸瓜,把他们连根拔起。

朱典史:“……”

衙役们把十箱金银珠宝抬回去,衙门里还在放假,只有轮流的衙役守着县衙,以防有什么紧急情况发生。守在衙门的人一看自己的兄弟们美滋滋的抬了箱子过来,对他们还是吆五喝六的。

让守仓库的人立马把库房打开。

守仓库的人把库房打开了,衙役们抬了箱子进去。郑山辞让人把几个箱子全打开了,都是首饰珠宝跟银子。郑山辞心中冷笑一声,这是贪了多少,可惜没甚证据。他心思一转,让朱典史过来,对他耳边说了几句话。朱典史点点头吩咐几个衙役去破庙守着,把那佛门的哥儿抓了。

他拿了三块银锭子,一块银锭就是十两银子,拢共三十两银子。郑山辞明白这些衙役跟着他都是冒了风险的,他任期三年一到,拍拍屁股就走了。他们却还要在这里生活,所以郑山辞计划是在三年内把四大家族全都拉下马。

不能让跟着他的人,以后还要被这些人报复,郑山辞向来走一步看三步。

“这三块银锭,你们自分了去。”

“多谢郑大人!”

“郑大人太好了!”

衙役们拿了银锭,对郑山辞更加信服了。

……

晚上佛门哥儿一露头就被朱典史带人抓走了,随行的还有几个壮汉拉着马车应当是来运走箱子的,一并抓了去。郑大人的意思是不放在县衙的牢狱里,另外把他们关押到一个地方。

朱典史带着人回去,衙役们把三块银锭递给他,让他来分。

朱典史倒也是大气,分得平均,没有多拿。

他把钱揣怀里,打算把钱攒起来,明年好好的让媒婆给他说个媳妇。他到新奉县这么些年了,年纪也不小了,是时候该找个知心人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