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1(2 / 2)
这也是这个道理,他们修路已经有经验了,又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许多人叹气,他们听说要修路修到岚县那,心里还是虚的,没想到就错过机会了。以后郑大人真需要人,他们立马第一个上去报名。
修路的汉子回来,家里又是做了一顿好吃的,把银两交给家中父母,自己还留了银子给自己的小家。在古代不分家,都是要交家用,家里开明一点的父母会让孩子自己留点钱给小家,有的父母则是要所有的钱都留在家里,小家也不能留钱。
给家里交了十两银子,小家还有五两银子。汉子躺在炕上,他看见妇人在给他整理衣柜,他坐起身把五两银子给她。
“家里的钱留给你,以后家里缺什么,你自己置办。”
妇人接了银子笑着点点头,“相公,你也累了,先睡吧。”
“等等,你过来。”汉子招呼妇人坐过来从自己的鞋底又拿出了一两碎银,说是回来的路上,谭大人给他们多发了一两银子,让他们回去吃顿好的。他今年去修路,赚的银子多,交给父母是应该的,但他还是藏了一两银子。其余几个兄弟今年没赚这么多钱,他给着银子也心疼,足足十两,这够三年的收成了。
妇人没想到向来老实的相公还藏了一两银子。
汉子:“你悄悄的留着,明年小宝就到开蒙的年纪了,我想把小宝送到镇上的学堂里学点本事,以后会认字,也不做庄稼汉了,找镇上找个活做。”
妇人听了相公的话,眼中亮了起来,狠狠的点点头,她笑着说:“我们多攒点钱,让小宝去读书。”
“等县衙出了告示,我就继续去修路。你给我多缝一件衣裳,要结实一点的。”
妇人把银子藏好,好声好气的应下来。银子给了,为孩子将来做打算,一切都好说。
百姓手里有钱了,商铺的人也高兴,东西有人买了,手底下的人手不够就多雇几个。县衙散出去的钱会以税收的方式再次回到县衙的手里。
……
虞澜意拿了一本账本,他跟着掌柜的去集市上选酒米,掌柜的说一般都是岚县来的米,新奉县的米不够饱满。这选米也是一个活。掌柜跑了好几趟,都要把米翻来覆去的看。虞澜意却是看不出有什么不同,都是一个色的。
掌柜:“……”
宋掌柜教虞澜意自己看酒米的好坏。好的大米有光泽,透明部分大,腹白小,一般是细长形,大小均匀,坚实丰满。粒面光滑、完整。还要看米粒里是不是有结块、发霉、还有虫蛀的痕迹。另外还要闻香气。正常的酒米有香气,没有其他的味道,劣质的米有霉变的气味、酸臭味跟腐败味。还要尝,好的米是微微甜的。
虞澜意看着宋掌柜拿米生咬了一下。
虞澜意:“……”
他觉得他一辈子都做不到这样。
宋掌柜挑好了酒米,让店老板用推车运到酒肆里。他给了银子,还多买了几个酒桶一并送过去。
“酒肆的烈酒卖得俏,东家,我们多酿点酒。”
虞澜意点点头:“你做得很好。”
宋掌柜拱手:“多谢东家夸奖。”
当时宋掌柜说了很多如何选米,虞澜意听不懂,但他觉得很厉害。心里想把他说的话记下来,但宋掌柜说完后,他发现自己一点都没记住,只记住了宋掌柜生咬酒米的那一幕。
虞澜意心想这可不行,他要做一个好东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