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68(2 / 2)

加入书签

老夫人见他那么喜欢也是笑着的。

虞澜意戴着佛珠入睡。

起来时,虞澜意在客栈吃了一笼饺子,还去街上买了糕点打算在马车上吃。

金云掀开车帘看了看路,“少爷,还有三日路程我们就能到新奉县了。”

“终于要到了,我这屁股老遭罪了。”虞澜意的心已经飞了。

他跟郑山辞这样细细算来已经有半年没见了,这怎么会不想。

金云见少爷犯了相思病,摇摇头,继续去绣自己的荷包打发时间,这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等见了大人就好了。

虞澜意恨不得马长出八条腿,一路就到了新奉县。

他在这边心急如焚,郑山辞还不知道虞澜意快要到了,他这时才收到了长阳侯跟虞澜意寄过来的信。

长阳侯的信件把武明帝下旨褒奖他的事说了,还说陛下派人来新奉县,让他仔细思量,谨慎行事。又问了一些生活上的事。

郑山辞提笔规规矩矩的给岳父回信。

然后还有十几封信是虞澜意写给他的,郑山辞眉眼柔软的拆开信。

虞澜意说的都是一些日常琐事,郑山辞看得津津有味。信中提到了大哥已经定亲了,还是安信侯府的安哥儿。郑山辞回想了一下,想起来了安哥儿,有些惊讶。在原著结局后大哥还是孤身一人的,现在已经定亲了。

不过剧情已经发生了改变,虞长行定亲,郑山辞还是为他感到高兴。

虞澜意在最后的一封信里写了国公府的一大家子,还有大表哥贺同已经是世子爷了。郑山辞看见这一串的人名跟称呼,他的脑子发晕。

他找了纸笔来,跟看《红楼梦》似的,把人物关系写下来。家里亲戚太多了,就是这样。

虞澜意还在信里放了梅花,梅花已经凋谢了,但信纸上还有淡淡的清香。郑山辞眼中带着笑,这是谁教他放的梅花,按照郑山辞对虞澜意的了解,他可不是会把梅花放在信件中的人。

想到这里,郑山辞把信纸收起来放好。

梅花也好,什么花都好,都比不上他的富贵花。

从江县过来的人,把房子修好了。手里还有从县衙借回来的银子买了锅碗瓢盆,米油盐酱醋茶,桌椅村子中有木匠,找他做桌椅跟床会便宜一些。有了房子,地也分下来了。他们拿了钱坐兰龙村的牛车一起去镇上买种子。

兰龙村的人见是他们,还是热情的说:“今年是不能种药材的,要种粮食,郑大人说了,我们县里的土地经不起折腾,要一年种粮食一年做药材的,你们赶得不巧,今年我们要种粮食了。不过也别担心,可以种植辣椒跟大豆、芝麻的。”

江县来的百姓茫然的听着兰龙村村民的话,虽说听不明白,但还是把这话记下来。

“哎呀,你们种了辣椒跟大豆、芝麻,这些县衙都要收的,全都要,还比我们自己背到集市上卖得贵些,是稳赚不赔的生意。”

江县的百姓现在听懂了,他们到了镇上直奔卖种的地方买小麦跟辣椒、芝麻和大豆。

“还可以种些梨树跟柳树什么的,养在院子里也不碍事,价格实惠,郑大人都让他们种这些的。”

江县的百姓听见郑大人这三个字,还是咬牙掏钱买了树苗一并带回去。

他们到了镇上还买了布料发现这个小镇上的布料比他们以前在江县时要便宜些,他们裁了料子,又去给家里的人买了鞋子这类的用品,把整个背篓都塞满了,这才坐上牛车回村。

坐在牛背上,稳稳当当的,牛戴了蹄铁踩在水泥路上一点也不颠簸。江县的人坐在牛背上觉得自己到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