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32(2 / 2)

加入书签

这一颗夜明珠差不多是他一年的俸禄了。

果然做官收礼也能有不少的钱。

姜兰礼说了这句话就没有说其他的了,郑山辞也没有说话。

郑山辞去盯了宝泉局,他本来怀着激动的心情,结果看了铸钱之后,他发现跟打铁一样,已经变成了平常的心态。

“郑大人,今年的目标是要打……”小吏跟郑大人汇报他们今年要打多少钱,有的铜钱有磨损,他们会融进去重新铸造。

每年大燕要流通多少的金银也是要做出规定的,这都要靠户部的人力去算,不然很容易出现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郑山辞拿到了今年铸钱的目标。

他回到工位上处理事务。

地方官员考核升官是三年为期,京官升官的途径就比地方官更多了。有一方面是京察制度,京察制度六年一次。考察对象是五品及以上的官员通过吏部的考功司按照四格守、才、政、年来评判官员的等次。除了采用四格来考核外,还要从官员实际的工作内容来确定专业考核科目,这种方法称为无格。

京官想往上升还有熬资历,论资排辈。当职位有空缺时,官员中没有突出功绩时,资历深的官员优先补缺。还有一种就是上官赏识,当有空缺职位上,上官推荐。最特殊的晋升渠道就是得到皇帝的赏识。

郑山辞给雷尚书说的模型,武明帝看了觉得是特殊的功绩,只是目前职位上没有空缺,所以武明帝还在思忖。

现在他并不想把郑山辞安排到其他的部门,只想让郑山辞在户部好好的历练。他看好的几个人都分散到六部了,毕竟这些人都还年轻,缺乏资历。

郑山辞在户部轻轻的咳嗽一声,他感觉有点冷。

“郑兄,明日去我府邸围炉煮茶么?”崔子期邀请友人。

郑山辞想,澜意最近一直缩在家里,可以让他一起去崔兄的府邸找吕锦一起说说话,他应下来。

下值后回到家里,金云给他端了一碗姜汤,喝了一碗姜汤郑山辞好多了。

郑山辞带了一部分的公务回来,年前事太多了,有一部分户籍需要整理,他还没有整理好。郑山辞还是做了分类,把固定的人口用黑色的墨水,加入的人口和迁出的人口又用不同的笔写上,这样一目了然。

他把用在账本的方法,迁移过来用在统计户籍上。

虞澜意看见郑山辞回来了,他拍了拍榻上,让郑山辞坐过来。

郑山辞坐过去烤火,“今天怎么样?”

虞澜意夹了一下声音,“不舒服,今早跟晌午都没吃饭。”

“那你有没有想吃的?”

“吃点糕点就成了。”

郑山辞把桌子上的糕点端过来递给虞澜意。

虞澜意继续戳鞋垫,“郑山辞好神奇啊,我记得我没怎么绣鞋垫,结果我已经快要绣完了。”

郑山辞:“……”

虞澜意美滋滋的说,“难道我在这上面还有天分不成。不过我绣了这一双就不想绣了,只想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郑山辞把明日去崔府的事告诉给虞澜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