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75(1 / 2)

加入书签

辞急着赶路,他们这一路上基本没怎么休息。今天到了青州,又被郑山辞安排了一堆活,他们见郑山辞拒绝了,他们也忙不迭拒绝想睡觉。

反正他们是京官,跟这些地方要员没甚么干系,要是真走近了,才危险。

晚膳随便吃点都成,他们就想好好睡一觉。

郑山辞让旺福给他叫了一碗肉丝面。这肉丝面的味道好,红萝卜是腌制切丝的,肉很嫩,肉丝盖在面条上面,郑山辞拿着筷子搅拌了一下,趁热把肉丝面吃完了。

他洗漱后就躺进去,不知是不是累了的缘故,他躺在床上很快就睡着了。

平太守这还是第一次给人接风洗尘,这些人这么不给面子。平太守在屋子里踱步,想到郑山辞来后的一系列做法,又觉这年轻人有些意思。他在青州大权在握也不敢跟钦差对着干,还是户部的官员。地方的官员只有在地方威风,到了京城见了京城中的贵人就要小心一些,不然早朝参你一本,你还不知道怎么回事,要等两个月多才知道自己被人告状了。

说来说去,京官能参与到皇帝的决策之中。想到这里平太守更加淡然了,只要郑山辞把青州的灾情解决了,一切都好说。

其余几个县城都写了文书向府城求助,除了新奉县。

郑山辞在青州赈灾,棉衣这些找人低价回收了,还请平太守让大户人家把不用的旧衣裳捐给灾民。这般由太守发话,有的大户觉得这只是小事一桩,还不会花费太多的银子就能博得太守的好感,他们把自己平时没穿的衣裳,或者是过时的衣裳都捐出来了。

这样一个府城捐出来的衣裳又可以给灾民穿一穿。郑山辞提出的以工代赈很好,让灾民们吃完饭就修房子,至于女子跟哥儿也不能清闲下来,有的帮忙做饭,有的帮忙铲雪。把府城道路上的雪铲了,每天还能得几文钱,他们一听还有钱拿,干活就更卖力了。

修房子这些本来就是太守的事,郑山辞也没客气找平太守出了不少银子买修房的材料。这遭了雪灾的人就有修房子,郑山辞就把一群人扔给他,让他带着灾民一块修房子。

“多谢郑大人看重,您放心,我一定带着他们把房子修好。”

郑山辞点头让他去办。

钦差大臣交代的事,他自然会仔细的办,带着这群灾民住上新房子。

青州大商贾知晓有钦差来了,还给郑山辞递了拜帖来,想带着子侄去拜见郑山辞。郑山辞一个人都没应。萧家的大爷想了一个主意,给灾区捐赠了粮食跟银两,翌日再去给郑山辞下拜帖,他们成了青州城里第一个见到郑山辞的商贾。

萧大郎是要承萧老爷的位置便跟着一起来了,他的弟弟萧二好不容易到京城庶常馆去了,如今跟郑山辞打好一点关系,以后也好帮弟弟。

双方在正堂喝茶,萧老爷先是问候了郑山辞,随即说道,“新奉县的烈酒生意跟香水生意,我也有所耳闻,郑大人去京城后,这香水在青州现在发展到人人皆知了。”作为一个精明的商人,萧老爷显然很懂得要说什么话要勾起旁人的兴趣。

郑山辞在新奉县当过县令,这都是众人皆知的事,他在新奉县待了三年应该对新奉县之后的发展还是好奇的,见郑山辞在听,萧老爷就多说了一些。

这还是在郑山辞到了青州之后,他喊人去收集起来的消息。

萧老爷跟郑山辞说了一些就把话题绕到自己二儿子身上去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