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02(2 / 2)

加入书签

郑清音:“这是去年冬天剩下的棉衣,只需要八十文。”

这可比其他的布铺的棉衣价格便宜多了。孩子的父亲忙不迭给了钱,他又问了一句,“有我们能穿的棉衣么,要去年剩下的。”

郑清音给他们挑了两件棉衣。

这款式都是过气的,京城中有钱的人已经不喜欢这个款式,正好把旧款式卖给需要的人。郑山辞帮郑清音的帮,这次来买棉衣的人多,去年剩下的棉衣很快就卖完了。

因为是纺织坊,都是女子跟哥儿在里面绣东西,此外的杂役也都是招的女子跟哥儿,这处布铺倒是被一些人称为是好地方。

在京城中做生意要有背景,长阳侯府的背景震得住,现今郑山辞升官后就更没有人打这些铺子的主意了。

“可以歇息一阵了。”

郑清音给郑山辞倒茶。

“之前听二嫂说二哥病了,现在身体如何了?”

“已经大好了。”郑山辞抿了一口茶说道。

在铺子里他没烧炭,反而烧的柴火,柴火埋到灰里面慢慢的烧。

“这天太冷了,这般每年不知道要耗多少煤炭。这挖煤的人还是辛苦的。”郑清音打开了话匣子,“昨天一个绣娘跟我说,她弟弟是去挖煤的,结果煤洞塌陷了,她弟弟被埋在里面,所幸救得比较及时还是保住了一条命,就是腿上落了毛病。这挖煤便挖煤,明知道这煤洞都要塌了,这还把工人赶着进去,这不就是送死么?”

郑山辞思忖片刻,“这次挖煤中有人死亡么?”

郑清音一听郑山辞在问,他想了想,“我记得有两个人死了,老板赔了每人十两银子就打发走了。这事他们也不知道怎么办,去挖煤的都是家里的顶梁柱,这般只剩下孤儿寡母可怜的很。”

“我知道了。”

郑山辞去问了那绣娘在么,郑清音点头。

郑山辞了解了情况,“这位姑娘,我可以说给在刑部做官的好友,你可以在家等消息。”

“多谢郑大人。”

郑山辞把她扶起来,“我只是去说个话,事情成不成还不知道,不敢受你的大礼。”

“郑大人是做官,说话一定比我们好使,只要郑大人愿意去说说,我就感激不尽。”那绣娘诚恳的说,“我们说话,他们是不听的。”

郑山辞又去了解了煤山的情况,这煤山背后的靠山是胡寺卿。这煤山的老板就是拜了胡寺卿做码头。

在朝中做官都会给商人有牵扯,这般商人得了庇护,当官的得了银子使,互惠互利。难怪煤山闹出了人命也是草草了事。

第140章 君子慎独

郑山辞想到这茬,他回到家里先去写了奏折,等着年后上朝就呈给内阁。虞澜意跟金云正在清点要送礼的物品。郑山辞看着这礼物都堆成一座小山了。他跟大哥商量好了,等今年清音成亲后,爹跟阿爹回清乡村是要拿些钱,买些礼物回去给亲戚们。他们家的祖坟不能迁,老人最忌讳这个。以后还要亲戚们顾及一下祖坟。

虞澜意对着名单仔细看了看,他打小看着虞夫郎置办这些,自己又对亲戚们熟悉,送礼这事他门清。

“郑山辞,你来看看合不合适?”

郑山辞走过来看了一眼单子,“挺合适的,这事你办得好,我是一个门外汉。”

虞澜意眉眼带笑,“那不然呢,我可厉害了,你还要跟我学着点。”

郑山辞好脾气的应一声。

这送礼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