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68(1 / 2)

加入书签

的眉心,让他变成二郎神。

小孩子在一起总能找到乐子。

郑山辞在一旁冷得烤火,虞长行站着靠在门上,特别有范,他低垂着眼眸,似乎在想什么。

郑山辞是真冷也很羡慕虞长行的体质,看大舅哥一点都不怕冷。

虞夫郎让下人把东西拎到厨房,虞澜意飞快过来烤火。

冷飕飕的风吹着,虞澜意鼻尖红红的。郑山辞趁其不注意拉着虞澜意的手,双手把他的双手并拢给他传递热度。

虞澜意见阿爹来了,把手缩回来若无其事的烤火。

被郑山辞这样暖了一下,虞澜意的手快速就回温了,暖洋洋的。

“集市还是有很多人,我们在边疆的时候,在军营里一般都是煮些肉菜,喝点小酒就把年过去了。”

边疆是不放假的,每天都要巡逻。虞二爷是一军主帅,更不能离开了。

“今天我们就在老家吃一顿热乎乎的饭菜,喝点小酒说说话。”

他们不仅买了烈酒回来,哥儿喜欢喝的酒,孩子喜欢的果浆都买回来了。有下人泡了姜茶过来,每个人都喝一碗暖暖身子,外边的风雪下大了,一家子窝在一起烤火也是难得的闲适。

家里人太多,还分了两堆火。

下人送了瓜果来,虞澜意喜欢嗑瓜子。

郑山辞喝点茶就没吃东西了,他跟三个堂哥坐在一起,聊了一下朝廷的事。

虞征:“这里的雪没有边疆的大,边疆的雪能有我半个人这么高,这里的雪太绵软了。”

虞宇说:“在边疆过年就没这么轻松了,边吃年夜饭还要防着蛮夷,那些孙子最喜欢节日的时候搞偷袭。”

“有时候粮草不足,我们还要去跟百姓借的,幸好朝廷这边还是把粮草运过来不然要饿肚子了,在边疆万事不由人。”虞宇见是一家人什么话都敢说。

“二堂哥说的是,户部这边收到消息会晚一些,其实可以约定一个时间给边疆送粮食。像是一个士兵每个人一个月大约是三两银子,这钱就是分季度运到边疆的。”郑山辞也是刚接触到边疆这一块。

他看了每个月大燕在军资上的花费,难怪现在边疆安稳一些了陛下要裁兵,养兵太费钱了。一个人三两银子,二十万大军,每个月就要支出六十万两银子,一年算下来郑山辞自己都头皮发麻。

不当家不知油盐贵,这钱还是要省着点花,边疆的钱又不能省,只能在其他方面抠抠搜搜。有时候不是户部故意拖着军饷,是真的没钱。

地方的守备军还好,朝地方衙门要钱养着,这边疆的兵就只能朝廷养着。像是地方的守备军这几年也裁了不少,边疆的兵除了锻炼作战能力外,他们还学会了种田,这样不至于在朝廷送不来军饷时,还能过渡一下。

“你做事我们是放心的。”虞宇挠了挠头:“你升官太快,我还记得第一次见你,你还在做县令。我们从边疆回来你就是京城的官了。”

郑山辞倒是很谦虚。

虞征跟虞宇对他的印象很好,虞辽是堂弟,他的年纪还小刚满二十岁,他只听着兄长们说话。虞长行也说了几句:“蛮夷一直在边疆惹事,就是仗着我们大燕不敢开战,小打小闹的。”

几个武将里面混了郑山辞一个文官。

郑山辞听着了解情况,就是心里有点毛毛的。

“大堂哥,岳父跟叔父还没回来么?”郑山辞转移话题。

“族老们还要跟他们说话,就让我们先回来了。”

说曹操曹操就到,长阳侯他们回来了,虞二爷脸上的表情还有些不爽。虞二爷坐在凳子上烤火什么都没说。

虞澜意嗑瓜子把瓜子壳放在另一个碗里,他瞅长阳侯,长阳侯面上还是带着笑的,看不出什么端倪。

他爹还是个老狐狸。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