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71(1 / 2)

加入书签

是马后炮了。”

郑山辞笑道:“殿下能从中得知道理,这又怎么能叫马后炮。殿下说得是,比如朝臣们有贪婪之意,贪墨银两,欺上瞒下,他们是不懂这违反了大燕律么?他们只是控制不住自己。”

“水至清则无鱼,官员贪墨是常有的事。有的官员贪墨还要孝敬上官,给衙门的人互通,这样就牵扯许多人进来,官官相护形成一个利益链,这样就是最麻烦的。他们都相互隐瞒真相,这事就不好查。哪怕是有有心人要来查,也要顾及这涉事的官员之多。”

谢承沉思片刻道:“这些官员需分化击破,既是利益交换,但还是有人对利益的大小不满意,这便是突破口。所以党派之争也是他们利益链上的一环,党派多了,对朝廷来说并不是好事。官员事事都想着争抢,哪还有心思放在江山社稷上?”

谢承冷冷说道:“只顾自己的小家,掠夺朝中的利益,分明是鼠目寸光,利欲熏心,非是忠臣良将。”

郑山辞心中赞同,“殿下所言极是。”

谢承收敛眼中神色,随即说道:“说来利益便最能体现一个人,也能操纵一个人了。晏子能用二桃杀三士何尝不是对人心的把握,本宫倒是颇为欣赏这晏子。”

郑山辞哂笑,要是真有这样的人,谢承也要防备着,这都是做帝王的通病。

授课完毕,宫人给郑山辞倒了一杯热茶。郑山辞正是口干舌燥时,端着茶杯还是慢慢的喝下。

谢承见状吩咐小顺子:“你去把父皇赏赐的蒙顶茶给郑大人包上三两。”

郑山辞知晓谢承的性子未曾推辞,拱手道:“多谢殿下。”

这蒙顶茶是贡茶,是蜀山之地年年进贡的,听说是染了仙气的茶。

小顺子包好茶叶双手递给郑山辞,郑山辞道谢后把茶叶搁置在桌上,谢承还未走,这是还有话要跟他说。

谢承说道:“你们先退下吧。”

宫人们福身退出宫殿。

谢承从礼部到翰林院的事是不想瞒着郑山辞的,他还想听听郑山辞的想法。

“恭喜殿下。”郑山辞说道:“翰林院有许多有学之士,殿下若是有心便能找到一二能臣,以后也好辅佐殿下。”

“殿下在翰林院只需大大方方的便可,陛下既是让殿下去了翰林院,就做好准备让殿下培养自己的班底了。殿下如今除了伴读的势力跟王家势力外,这还算少了。”

皇族子弟,更何况是太子,他们的亲事就是要靠交换的。像是谢承年纪一到,宫里的人就要张罗着娶妻妾,以后的妻妾就是太子的势力。

所以不管是为了壮大势力,还是繁衍子嗣,身为皇族子弟都会娶许多人。

现今谢承并无喜欢的人,对娶妻生子的事一切都是由武明帝跟王凤君做主。

要说武明帝怎么仅仅娶了先凤君跟王凤君,因武明帝跟先凤君是两情相悦,先有了情分,便不再想纳妾。

谢承却对这些事看得淡漠,像是没开窍的模样。

郑山辞在东宫停留片刻,谢承要留郑山辞在此用膳,郑山辞婉拒之后归家了。

谢承心中遗憾,让宫人去请谢澹过来一块用膳。

他新请了厨子做的药膳很合胃口,又能开胃健脾,强身健体,这食补起来晚间睡觉都舒服多了,现今把谢澹叫过来也是让他尝尝鲜。

谢澹到了东宫还是欢喜的,向谢承见礼后就坐在椅子上倒茶喝。

谢承眼中闪过一丝笑意:“你作甚还满身是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