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406(2 / 2)

加入书签

魏首辅看出郑山辞在装傻,他笑呵呵的不说话,两个人到了内阁各自分开。

郑山辞回到自己的值房他喝了一口茶压压惊,缓和过来就批奏折,下午去给谢承上课。谢承成为太子后就在金銮殿观政,现在武明帝又把他从翰林院调到吏部了。

郑山辞这次给谢承出的题都是他看见的折子中的问题,谢承喜欢这样的方式。上完课后,谢承请教郑山辞问道:“郑大人,吏部掌管官员的调任权利很大,若是吏部官员贪污造成人才流失,让无能之辈升官,这样的事怎么样才能减少?”

听见谢承的话,郑山辞有些欣慰。他先问道:“殿下你觉得朝廷在这方面的措施是什么?”

“有都察院在。”谢承说道。

“殿下说得对,都察院是其中之一,在大燕立国后,升官的途径已经固定了,想要升官就要看政绩,若是有背景没有政绩这样就升不了官,当然手眼通天的人,可以把小辈安排到富庶之地,这样政绩也会更容易获得,但殿下这样的毕竟是在少数,所以能保证绝大程度上的公平,另外若是德不配位之人升官会在民间引起哗然之声,百姓会对此不满,只要都察院的人去考证就会发现,百姓的声音对官员也是监督。”

谢承的眉眼舒展:“是本宫执念了。”

郑山辞笑着说:“殿下能在吏部发现这样的问题,殿下的心思于官员和百姓来说都是好事。”

谢承挨了郑山辞的夸,有些不好意思起来。

王凤君已经把京中适龄的小姐跟哥儿的画像拿给谢承挑了,他挑了萧次辅的孙子萧哥儿做正君,余下的还要等过几年或是谢承有想法了再挑选侧室。

魏首辅还是家底太薄,他们家族中只有魏首辅一家出众,且没有适龄的小姐跟哥儿。想来想去只有萧次辅家的萧哥儿合适。

谢承挑选正夫时主要看长相家世和性格,毕竟等他登基后,他的正夫就是大燕的凤君。谢承希望自己在这方面态度要谨慎一些。

郑山辞知道谢承定下了萧家的哥儿,心里还有些诧异。在郑山辞眼里谢承还是一个孩子,这个孩子就要娶夫了。

不过像谢承这样的身份早日娶妻生子才是朝廷希望的。

郑山辞说道:“殿下娶妻会考虑很多,但在这样的条件下臣还是希望殿下能选择自己稍微喜欢一点的人。”

谢承心中一暖,“多谢郑大人的好意。”

谢承待萧哥儿还是有好感的,至少萧哥儿长得很好看。

郑山辞从皇宫离开后回到家里,虞澜意拒了那些礼,他问郑山辞怎么这么多人来送礼,还都不认识。

听了虞澜意说了几个官职,郑山辞记起来是之前找他涨俸禄的六品官员,他们是回到家里就送了礼过来,他在东宫给谢承解答问题耽误一些时间。

郑山辞把朝中的事说给虞澜意听。

虞澜意闻言了然:“郑山辞,难怪他们要感激你。”

郑山辞笑了笑,他只是做了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如果他是一个小官那么他说的话不会有人在意,当他成为阁老后,他说的话就会让上面的人听见,越往高处走说话就会越有力。

身在其位谋其职。

不管是做县令,做尚书,还是做阁臣,这都是郑山辞奉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