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80(1 / 2)

加入书签

了船舷边上。

尤劲松兴奋地拿渔网将他的鱼捞起来:“红友鱼,两斤左右,孟祝你这一上鱼就是大货啊。”

大家过来看:“这就是新手保护期的威力吗?”

卿孟祝:“我没钓过海鱼,不过之前钓过河鱼。”

尤劲松:“那也是新手。”

尤劲松话音未落,他自己的鱼竿一动,明显上鱼了。

他立马顾不上聊天,连忙收杆去了。

尤劲松很快钓上一条海鲈,紧接着,米垚钓了一条小的石九公上来。

大家看他们这边接连上鱼,也连忙回到各自的鱼竿前,耐心等待鱼儿上钩。

今天钓到第一条老鼠斑的是明春晰,他钓到的这条鱼不大,也就一斤多。

不过能钓到老鼠斑,就属于运气爆棚,大家都跑过来看。

很快大家就发现了。

“你们这接连上鱼,是不是鱼饵的缘故?”

“给我也来一点,我看你们这蚯蚓好,又红又活泼,味道好像也挺大。”

“我也要一点,今天的鱼饵不知道怎么回事,可能不符合深海鱼的胃口。”

“你们要,那我也换好了。”

于是大家统一换上了卿孟祝家的蚯蚓,又到各自的钓点钓鱼去了。

不知道是运气的问题,还是卿孟祝家的蚯蚓真的很好。

换了鱼饵之后,大家钓鱼的速度明显加快。

这帮老钓友都惊了:“我们以前也不是没用过蚯蚓,还是第一次用到这么好用的蚯蚓,你们家的蚯蚓泡了什么东西?或者在什么地方挖起来的?”

卿孟祝:“没有泡什么东西,挖的地方也就是果园的草底下。要说有什么特殊的地方,那就是我们这蚯蚓属于新品种,去年才命名的。”

大家恍然大悟:

“我就说你们这蚯蚓怎么格外不一样?原来真的是新品种。”

“大小也合适,看起来特别适合用来钓鱼。”

“孟祝,等会回去的时候我能去你家挖一点蚯蚓不?”

“我也想要,我不多挖,我就养一点用来钓鱼。”

卿孟祝答应:“行啊,等回去的时候,我就给你们挖。其实你们不去我家果园挖也行,我们网店有专门的商品蚯蚓。”

别说跟卿孟祝不太熟的人,连米垚都不知道他家还有商品蚯蚓:“大家买了蚯蚓,都是用来钓鱼的吗?”

卿孟祝:“做什么的都有,钓鱼的、做实验的、调节土壤生态的、还有用来堆肥的,用来做什么纯看个人。”

米垚:“那等会儿我去看看。”

其他人也纷纷响应,表示要去他家的网店看看。

可能因为用了蚯蚓,也可能今天有新人,带来了好运。

等中午的时候,大家普遍钓到了七八条鱼。

下午还没那么快回去,中午大家就在船上吃。

刚好有钓到的新鲜鱼,大家就在船上现杀现煮。

清蒸的、红烧的、酱油水的,卿孟祝吃过的鱼也算多,然而还是第一次吃到这么多原生态的鱼。

新鲜的野生海鱼极为鲜甜滑嫩,用筷子一挑,雪白的鱼肉就融化在舌尖上,带来极致的味觉体验。

好吃又好玩,卿孟祝吃得眼睛都眯起来了,肉眼可见地开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