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55(1 / 2)

加入书签

元献点头,道一声好,抬步往里?走。

吏部当差的寻了一会?儿,将调令递给他:“我就说先前瞧见过,喏,在这儿。”

他收过,扫一眼,看?清调令上的“梓州关县”四字,脸上神色未变,心中却?是一紧,笑着与人道完别?,拿了伞离去。

梓州,奕王的封地就在这一带。

他缓缓闭上眼,仰头笑了笑,握紧了伞柄,沉着脸往前去。

翌日?,雨停了,他捏了捏手中的册子,朝大殿走去。

守门的太监瞧见他来,笑着看?来:“拾遗是有事要禀告陛下吗?”

“是,劳烦公公通报。”他微微颔首,语气温和?。

他一向礼数周全,又?好说话,不论是面对同?还是面对太监宫女都是如此,太监宫女们搁在喜欢与他相处,先前有宫宴,那些个?伺候的太监宫女们个?个?都想分到他那儿去。

守门的太监瞧见他也是笑眯眯的:“拾遗稍待片刻,方才有人进去了,等人出来了奴婢才好去通传。”

“原是如此,那我便到一旁等候吧。”他往一旁站了站,静静等着。

没一会?儿,里?面的人出来了,太监通传完,唤他进去。

他轻声进门,上前行礼。

皇帝正?在查看?奏折,没有抬眸:“看?到了调令了?是为此事来寻朕的吧。”

“是。”元献从袖中摸出册子,双手上呈,“微臣有册要呈。”

“拿上来吧。”

太监悄声上前,拿了册子,双手放去案上。

皇帝瞥了一眼,正?要收回目光,瞧见册子上的字,放下手上的奏折,抬手拿起:“宿县兴盛谏言。”

“是。”

“说说。”

“微臣生?在宿县,长在徐州,自读书后若遇到书中不懂的内容,夫子便会?以徐州实际情形作?答,久而久之,便对徐州对徐州县城了解一二了,于是写了这篇谋划宿县兴盛的册子,只想着若有机会?能报效朝廷,便将此册呈上,却?不想得蒙陛下信赖,将微臣留在了京中。如今看?见调令,微臣便想,或许是个?时机能将微臣年少时的幻想变为现实了,只是不知这册子上所写的是否附和?实际,还请陛下过目。”

话音落了,皇帝却没有说话。

元献心中有些紧张,却?不敢抬头去看?,也不敢再开口,殿中安静得有些瘆人,只时不时听见书页翻动的声音。

许久,他手心都有些出汗了,终于等到人开口了。

“写得很很很仔细,一目了然,朕从未去过宿县也了解宿县的情形了,比前些年宿县呈上来的折子还清楚些。”皇帝顿了顿,抬眸又?道,“不过,为何现下才呈上来?”

“微臣不敢隐瞒,这册子并非微臣一人之功,微臣请教了许多人,也最近才整理完的,本?想寻个?机会?便上奏,若真能对老家有所帮助,也算是了了臣一桩心愿。也是巧了,刚巧收到调令,微臣想,若是微臣能亲自将这册上所言一一实现,岂不更好?便来请求陛下了。”

皇帝还在阅读那本册子,却?问:“朕未弄错的话,你岳丈家是在徐州吧?”

“是。微臣生?父早亡,家中贫寒,幸得伯爵府照料才能平安长大,如今才有幸能报效朝廷。”

“你回徐州去,也有人依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