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0(2 / 2)

加入书签

听他这?么说,她们不好留他,唯恐耽搁这?位城里人的要事。杨金凤进屋把压席子下的钱拿过来,从未动过,李秋屿没想到她们还留着等还。

“念书是念书,一码归一码,不能再要你这?个钱。”杨金凤给他硬塞口袋,“后生你拿回去,你要是不拿,我这?没法给我两个孙女立规矩了都。”

李秋屿想起明月的话,看看她,她静静望过来,也没什么特别的反应。他这?才发觉,她在人多的时候没怎么说话。

都这?样了,只?能收回。

他上车后往兜里掏车钥匙,发觉有东西?,是个很小巧的花篮,巴掌大。李秋屿降下车窗,明月对他默契一笑,他也了然,应该是某个不经意的时刻,她悄悄放的。

这?个花篮,回去后有一次叫女朋友看到,以为是买的礼物,人很高?兴,自顾拿走,李秋屿本欲开口说点?什么,却还是随她去了。

第14章 春天一来,庄子里的……

春天一来,庄子里的人都在传一个消息,今年不用完粮,也不收提留,这种好事,真是千古未有,种地的哪有不交公粮的。可就是不要交了?,不光今年不交,明?年也不交,往后都不要交了?。

连学?校老师都说这事儿,他们?的父辈,也都是农民。老师们?在办公室谈论国家政策,看?报纸,明?月去送作业会听那么一嘴。她问了?几?遍想确认这事,代老师笑了?:“李明?月,你还操着国家的心呐?”

明?月想,不交公粮是大事,跟她李明?月有关着呢,跟全国每个种地的农民都有关,她是农民的后代,自然关心。

可她要中考了?,重点班非常紧张,争分夺秒。下了?晚自习,到寝室点蜡烛继续学?。明?月几?乎不回家,杨金凤也不让,她卖豆腐,骑着三轮一边卖一边就到了?乌有镇,给明?月送钱,送吃的。

李秋屿又给她寄了?新的学?习资料,通过一次电话,问她近况。明?月这下没功夫迷惘了?,也没那么迷惘,她记得?他的话,也看?见许多事,明?白?只有念书才?能改变命运,不管改成什?么样,改了?再说,她脑子里不再有打工这一项。

大概从三四月份开始,明?月便稳居第一,她不偏科,很均匀,她擅于总结,发现规律,每次考试也不紧张,心理素质很好。她是全校关注的尖子生?,老师们?私下说,李明?月能去市重点也未可知。

如果她中考出色,镇政府和学?校都会奖励她,这很诱人,钱实在太难挣了?,一块钱都相当难!同学?们?的压力都很大,很熬人,明?月吃惯了?苦,觉得?跟干农活比,念书是轻松的,一想到奖励的事,就更谈不上苦。

最后一次联考,她总分很高,已经?挤进全县前五十,上最好的县高都不再是问题。老师们?很激动,分析着她每科成绩,明?月念初一时个子小小的,人又瘦,成绩中上,她这样的不算起?眼,如今突然发力,代老师说她是后劲足的那类学?生?。同学?们?说她有宝典,就是李秋屿寄给她的试题,她有一位资助人,慢慢的,很多同学?都知道?了?,十分羡慕,他们?也需要一个李秋屿。

临近中考,重点班的一些学?生?伙食变得?好起?来,多是家底厚些的,会在食堂买老母鸡汤。越是学?习紧张,他们?的肚子就越觉得?缺油水,精神?上也格外贫瘠,一本课外书,在许多手里几?乎传疯,又不舍得?单独花时间看?,趁着上厕所、或者晚上洗脚时快速那么几?眼。明?月也不例外,他们?像是挤在一个狭小、逼仄的空间里,都在这儿,拼着命地梦着之?外的世界,利用一切媒介:书籍、电视、脑子,去碰一碰虚幻的斑斓。

一个周末,明?月回了?次家。麦子泛黄,大地平整辽阔,明?月骑着车从柏油路上过,沉浸于想象,如果从空中俯瞰大地,一定很壮观,她就成了?蝼蚁,却施施然地穿行着。她还没坐过火车、飞机,甚至连汽车都没怎么坐过,不过,很快她就能坐上汽车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